港股,跌出机会了吗?| 好买私募日报

 

过去两个月,对于持有较高港股仓位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煎熬的。

年初至今,港股曾一度风光无限,科技、创新药领衔港股市场不断走高,年内恒生指数涨幅一度超过30%,恒生科技指数涨近50%。然而近期,港股持续震荡调整,不仅跌回7月水平,过去六个交易日甚至出现了罕见的“六连跌”。

这让不少人开始困惑:三季度还在全球表现最亮眼的港股,为何突然急转直下?此前的牛市,会不会已经悄然结束?

01

港股到底怎么了?

回过头看,二季报业绩整体改善,加上AI热度再度升温,让港股市场确实走出了一段令人振奋的行情。但涨势来得又快又猛,市场情绪被推到极致。只要出现一点风吹草动,投资者就会从兴奋瞬间切换到谨慎。

首先,美联储降息预期出现大幅波动,再加上美国财政部“关门”事件引发全球流动性短期紧张。恒生科技指数本身对资金面高度敏感,一旦美元流动性紧绷,港股自然首当其冲。

其次,“AI泡沫”讨论在全球范围持续发酵,市场对AI前景的担忧集中释放。英伟达等海外科技龙头股价调整,美国科技股资本开支不及预期,以及AI应用落地进度慢于预期,都让市场重新审视这条此前最火热的赛道,港股科技板块随之进入快速降温。

与此同时,内部因素也加重了市场的短期压力。年末政策信号暂时偏弱,投资者普遍选择观望;年底临近,部分持有前期盈利的资金也倾向于“先落袋”,进一步加剧了抛压。

过去两年里,恒生科技指数20%的阶段涨跌幅都已经四次以上,“急涨、急跌、横盘”的典型节奏在港股几乎每年都会上演。整体来看,本轮调整并非源于基本面恶化,而是前期涨得太快,短期利空集中释放带来的的“校准”。

 

02

倒车接人?港股长期仍具配置价值!

往后看,压制行情的因素正在逐步淡化。无论从基本面、资金面还是政策面来看,港股的大趋势仍然向上。

①基本面

港股基本面背靠大陆,只要中国经济在持续改善修复,对港股都是长期利好。更重要的是,港股聚集了A股难以覆盖的前沿科技企业。

虽然市场反应冷淡,但近期港股科技公司密集发布三季度财报,多个龙头公司财报数据超出预期。腾讯、哔哩哔哩、京东等港股互联网企业业绩集体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说明核心资产的经营韧性依然稳固。


②资金面

近年来,南向资金净流入持续走高。多家券商预计明年流入规模有望超过1.5万亿元。自今年5月以来,长线外资多次阶段性回流港股,海外主动基金也在积极增配中国资产。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推进,外资有望再次流向全球,而港股很可能成为重点买入目标。


③政策面

“十五五”规划密集强调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在新能源汽车、算力、软件服务等关键领域持续加码支持,而这些恰恰是港股市场具有优势的核心资产。政策信号越明确,企业增长空间越清晰,市场的风险偏好就会随之改善。

④估值

今年以来虽经历一轮重估,但整体并未涨到“贵”的程度。截至11月20日,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仅为21.57倍,远低于纳斯达克40倍的水平,性价比依旧突出。


展望后市,市场在经历快速的下杀后,资金将迎来难得的再布局窗口。一是美联储降息节奏或许放慢,但终点不改;二是月底国内仍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期;三是科技叙事调整后性价比仍高,十五五规划和全球AI革命仍在进行中。因此长期来看,港股的配置价值毋庸置疑!

 

(转载自好买香港)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