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股市波动,可以看看CTA与对冲策略 | 好买研究猿专栏

 

现在是个让投资者为难的时候。

股市谈不上便宜,虽然在新技术爆发,科技行情主导的时期,股市可能以这个估值长期涨下去,或者可能变得更贵。但高估值意味着市场对坏消息更敏感,而且与以往任何时候一样,投资者要面临一些宏观环境或企业盈利层面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如果想远离风险资产,找一些风险对冲手段,或是其他兼具性价比与稳健性的投资选项,貌似也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低利率环境下,固收产品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这种股市高波动,债市低利率的时期,我们可以关注下另外两类资产,一是国内的CTA,二是全球的对冲策略。

01

CTA
平常之年也已不再平常

CTA我们曾多次介绍过,当前主流的私募CTA产品多以量化投资的方式捕捉期货市场的交易机会。期货交易可多可空,所以CTA产品业绩一般不取决于期货市场大方向,与宏观和政策环境的关系也并不直接,而是主要取决于交易环境和管理人的交易能力。

简言之,CTA属于管理人凭硬实力赚钱的绝对收益型产品,对宏观基本面有一定的脱敏性,在权益高波动,固收资产荒时期,是一类重要的配置工具。

今年CTA产品的业绩就具有一定代表性。今年算不上是CTA业绩大年,产品收益不算特别亮眼,但各管理人开展自身的交易策略,还是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攫取了一定的收益。以下是部分CTA管理人年内业绩表现。

由上表可以看出,各CTA管理人依策略类型不同,年内业绩表现有所差异。目标波动较高的管理人1-10月收益近40%。目标波动率较低,以传统的趋势跟踪策略为主的管理人年内收益约4%。这个业绩与往年期货市场趋势性大行情时期的收益水平自然难以相比。不过换个角度看,在国内低利率的环境中,4%+的年收益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了。

各类CTA策略多元配置的FOF产品可能更具说服力,该产品业绩水平可视为全市场较突出的一部分CTA管理人平均业绩表现的增强。上表中CTA FOF今年1-10月的费后收益7.92%。同样的,与过往业绩大年比,今年这个收益水平不算特别亮眼。但放在当前的投资大环境中,能获取8%年收益的绝对收益型产品已经较为稀缺了。

往后看,CTA产品受市场环境影响也会有业绩波动,有业绩爆发的收益大年,有像今年这样的收益小年,或者横盘回撤的阶段。

但还是那句话,在当前的利率环境下,CTA的业绩小年已显得颇有吸引力,更何况还有业绩大年的期待,而且CTA还是凭管理人交易能力赚钱的绝对收益型产品,与传统资产相关性不高,对宏观黑天鹅有一定抗性,能一定程度的对冲股市风险,当前CTA的配置价值格外值得我们重视。

02

全球对冲策略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配置型资金

以CTA类似,全球对冲策略也具有绝对收益属性,管理人凭借自身的投研能力与交易能力赚钱,不过投资范围拓展到了全球多资产类别,国内投资者若要配置全球对冲基金,需要考虑币种与汇率相关的问题。但当前的全球宏观环境下,以主权基金、家族办公室为代表的配置型资金,正越来越关注对冲基金的投资价值。

对冲策略,所谓对冲,也就是通过交易策略和交易工具,将市场风险进行对冲。对冲基金普遍注重相对价值和套利类的策略,即买入某资产的时候同时卖出某资产,把握交易机会的同时对冲掉难以掌控的系统性风险。

知名的头部对冲管理人普遍采取多策略的模式,即把多种多样的策略复合在一起。不仅仅是投资股票,也投资于各类债券、抵押贷款证券(MBS)、商品期货、外汇衍生品等等。投资地域上也不局限于一国,而是覆盖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通过策略的多元化,提升整体策略组合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如今的国际对冲巨头,一步步迭代、改良、发展,最终形成了有效的组织形式,支撑起在广度、深度、效率上均具优势的策略体系,并最终形成了长期的有竞争力的业绩。

以全球对冲管理人为例,以下是部分管理人年内业绩表现:

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我们重点跟踪的全球对冲基金业绩分布在6%到17.54%之间,多数对冲基金管理人年内收益在10%左右。同样的,在当前投资环境下,这个收益水平的绝对收益型资产颇具吸引力。

以上我们介绍了国内CTA与全球对冲基金,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但却有着一个相似的特性:追求绝对收益,能一定程度的隔绝宏观环境的动荡以及金融市场的系统性波动。

当前投资环境下,在股市波动加大,债市空间收窄,宏观不确定性较多的时期,CTA与全球对冲基金正显现出越来越高的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提醒:
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