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量化私募管理规模再次实现跃升。
截至10月底,国内百亿私募数量突破百家,其中,百亿量化私募数量近50家,已占国内私募行业半壁江山。同时,头部量化私募规模可达500亿+、700亿+,并已逐渐在这个体量上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量化私募整体规模之大,意味着有大量投资者正在配置量化。量化私募今年增长之速,意味着有大量投资者正开始买量化。这难免会产生一个问题:
这些买量化产品的人,真的理解量化吗?
接下来,对于那些刚开始接触量化产品,或是对量化产品本质属性不太了解的投资者,我们简单讲讲配置量化时的注意事项。以下总结未必全面,但应该是每个买量化产品的投资者都应先理解清楚的几个关键点。
注意你是在配置股票资产
量化产品种类很多,大家关注度较高,也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量化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包括量化指数增强型基金、量化全市场选股产品等等。在今年A股市场较强的赚钱效应下,正是这类产品展现出了很强的吸引力。
量化股票产品,往往保持较高的股票仓位,用数据分析与统计学的方法,归纳出一些选股方式,力求能比整体股市涨得更多。我们分析量化股票产品时,一般会将收益拆解为市场整体的系统性收益(beta)和量化选股的超额收益(alpha)分别统计和研究。
配置量化产品时,第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配置各种股票基金时都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是在配置股票资产,而股市行情短期是随机的,中长期是反直觉的。
所谓反直觉,是说多数人觉得股票基金很美好的时候,可能性价比正在降低,而多数人弃之如敝履的时候,也许正是它投资价值极高的时候。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长期高仓位的量化股票产品逃不出这个魔咒。即便业绩趋势或是叙事氛围让量化产品显得耀眼,我们也需记住产品的底层是股票资产,而股市是高波动且复杂的。
比如,我们可以看一看量化指数增强基金经常对标的中证500指数。以下展示了中证500指数近7年来的走势情况。

由上图可见,中证500指数近7年来的走势可谓波澜壮阔,20%+的年化波动,40%+的最大回撤,投资难度很高。
量化指增产品,由于超额收益波动更小,能一定程度的抵御指数波动,一些量化指增产品历史上展现出了更好的性价比,比如我们可以看一家头部量化私募的中证500指增产品。

有了超额收益的加持,上图里量化中证500指增的业绩亮眼了不少。但每一次,我们都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总是盯着21.61%的年化回报,请看一看2021年到2024年趋平的业绩曲线,以及数次出现的10%以上的回撤。
即便量化选股模式与量化超额收益让人觉得很不错,我们也应注意到,纯做多性质的量化股票产品也会受到股票资产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这是我们应注意的第一个问题,配置量化股票产品时,要想清楚能否承担相应的波动,能否付出足够的时间,自己配置多少股票资产才是合适的。
分析了股票系统性收益之后,我们再来具体看看量化超额。
注意合理评估量化超额
量化股票产品的精髓就是超额收益。因为有超额收益,所以我们才会关注量化私募。因为一家量化私募的超额比其他家的强,所以我们才会选这家不选另一家。
随着量化私募管理规模的提升以及行业格局的稳定,量化产品难免会有同质化与拥挤的问题。但这有弊也有利,一方面,行业整体的超额水平和性价比可能逐渐被压缩。但好的一方面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量化超额反而容易观察和对比了。
好比百米赛跑,刚开始大家采用的训练方法和跑步姿势可能多种多样。但随着所有选手都开始采用高效率的科学姿势,那谁的动作变形就一目了然。
所以对于刚接触量化产品,或对量化股票策略不够了解的投资者,可以采用一些简单高效的方法分析量化超额:
1、关注一些规模、团队、策略稳定性更高的头部量化私募,管理人风险相对小一些。较小较新的量化私募业绩弹性可能更强,但需要深挖团队与策略的特点与风险点,在这一方面,基金研究机构或是量化FOF类产品能提供更多帮助。
2、每周跟踪业内头部量化私募的超额水平,横向对比,并与投资者所配置的量化管理人进行比较,并注意以下两方面的情况:
(1)相较于其他量化私募,管理人的超额水平是否有异常变化。
比如其他主流量化管理人都有较好的正超额,我们选的管理人若没有超额或超额一般,此时需要探明其中原因。
(2)相较于其他量化私募,管理人的超额波动特征是否有所改变。
比如,我们选的管理人可能更擅长控制超额回撤,也就是说,在一些极端行情中,超额收益的回撤较其他量化私募更小。若这种特征出现改变,管理人的超额回撤突然开始大于同业,也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并剖析原因。
总而言之,配量化,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超额,看超额,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横向对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看出,影响量化超额的因素多元且复杂,想透彻理解量化策略的赚钱逻辑和业绩波动并不是一件轻松事。投资者可以从一些简便的方法入手,比如每周跟踪头部量化私募超额再横向对比,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深入,尝试分析影响量化超额的底层因素。
总结以上,对于那些刚开始接触量化产品,或是对量化产品本质属性不太了解的投资者,我们介绍了一些配置量化产品、跟踪量化产品的思路。
配置量化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应该建立在两个大前提之上:
一、具备权益资产的配置需求,能承担股市波动,并相信现在承担这种波动能获得合适的长期回报。
二、相信量化私募产品的超额能力,认为量化产品在扣除费用后能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超额收益。
投资量化产品过程中,我们时刻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两个前提是否改变。股票资产的性价比如何,量化超额的性价比如何,后者是否能弥补前者。如果我们时刻能明确这些问题的答案,那投好量化产品也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提醒:
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