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切“市事”无常,交给资产配置 | 好买研究猿专栏

 

2024 年至今,全球资本市场上演 “冰与火”:科技股一骑绝尘,债券却步履维艰,资产分化愈演愈烈,国别、大类、内部结构皆现差异,单一资产持仓的风险已悄然高企,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全球资本流动 “大水漫灌” 时代终结,美元地位弱化,国内地产仍在摸底,不确定性环伺下,怎样才能守住收益?

答案或许藏在 “多国别、多资产、多策略” 的配置框架里。

01

科技股爆发式增长

2024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见证了科技股的爆发式增长,使其成为无可争议的领涨力量。

以美国市场为例,在人工智能(AI)、半导体和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强力驱动下,科技板块表现尤为突出。衡量市场热度的关键指标清晰地反映了这一趋势:纳指科技ETF在2024年全年实现了高达48.8%的惊人涨幅,而作为科技股风向标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同期涨幅也达到了29.81%。

这一系列数据不仅佐证了科技股的强劲势头,也反映了资本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布局。

年初以来,DeepSeek横空出世,科技成长的东风,终于也刮到了港股和A股。得益于我们在IT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产业链的完备性,星星之火,足可燎原,尤其在AI应用端,使我们有了更大的畅想空间。上游也有北美算力链的“易中天”加持,政策、流动性、财富效应、海外Capex叙事都极为通畅,A股也如愿走出了阔别已久的牛市行情。

02

债券市场步履维艰

与科技股的火热行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债券市场同期表现步履维艰。

在美国,受持续波动的经济数据和美联储政策预期不明朗的影响,美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导致债券价格普遍承压。数据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2024年累计上升了约70个基点(BP),显著增加了固定收益资产的压力。

将视线转回国内,股债强烈的跷跷板效应下,传统债券市场的回报同样乏善可陈。截至2025年9月,中证综合债指数年初至今的累计收益率仅为0.45%,而中证全债指数在2025年上半年的涨幅也仅为1.14%,远低于投资者的预期回报水平。除此以外,商品市场在地缘、关税、国内地产周期下行的背景下,也持续表现低迷。

03

资产分化下
投资的风险敞口正在急剧扩大

因此,纵观年初以来全球各大类资产表现,均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国别间分化、大类资产间分化、资产内部结构分化。

其实近年来科技股与债券市场之间“冰与火”的显著分化,深刻揭示了当前全球宏观环境下的结构性变化。

这一现象清晰地表明,对于过度集中于单一资产类别的投资者而言,其投资组合面临的风险敞口正在急剧扩大。当市场风格发生剧烈切换时,缺乏多元化配置的策略可能导致严重损失。

因此,这种鲜明的市场对比,再次凸显了构建跨资产、多策略投资组合以平滑波动、捕捉不同周期下结构性机会的极端重要性。

图片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

A/H股年初以来的强势,能够有效改善市场预期,在地产周期下行背景下财富效应的改善,对于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消费预期提振,都有很大的正向意义。同时科技成长风格的持续拉升,也是资本市场对我国近年来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投票结果。

但乐观之余,还需冷静地去审视当前我们当前所处的状态和更宏大的时代背景。最新的地产销售及投资数据显示我们当前仍处于地产周期摸底的状态,旧的问题如产能问题、物价问题、私人部门信用扩张等问题,仍待有效解决。

从全球视角来看,全球资本流动告别“大水漫灌”时代,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尽管全球资本流动总规模在2024年预计增长6.11%,达到1.72万亿美元,但资本的流向并非均匀分布。特朗普左右摇摆的关税政策及对美联储的政治干预,大幅削减了美元的超主权货币低位。美元的地位在弱化,其它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流入规模在增加,而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流动则保持稳中有升。

这种分化格局表明,全球资本不再是无差别地追逐风险资产,而是基于对宏观环境、政策周期和增长潜力的深度研判,进行高度选择性的配置。

04

多资产配置+多策略配置

多资产配置使投资者能够灵活捕捉全球范围内的结构性机会。

无论是受益于政策支持的国内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板块,还是不同经济体财政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带来的区域性机会,多资产框架都能提供更?泛的投资选择,从而把握市场轮动,增厚组合的长期收益。

在多资产配置的基础上,叠加多策略配置,是进?步提升风险调整后收益的关键。其重要意义在于从不同维度挖掘超额收益,降低对单一市场Beta的依赖。同时面对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和政策不确定性,投资组合的韧性至关重要。通过配置黄金、CTA、另类等避险资产,可以有效对冲尾部?险。

因此,多国别、多资产、多策略的配置能够有效应对潜在的市场冲击,增强组合在压力环境下的稳定性。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提醒:
本文版权为新方程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