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超额怎么了? | 好买研究猿专栏

 

今年以来,量化投资有种被“神化”的意味。

与其他金融产品类似,信仰往往是涨出来的。而今年的市场环境中,以量化指增、量化全市场选股为代表的量化私募产品,展现出了很强的收益能力。

一方面,今年股市整体热度提升,宽基指数普遍均有较大涨幅。另一方面,活跃的交投以及较稳定的市场结构为量化超额获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指数收益与超额收益的双击下,年内量化私募股票产品普遍有30%+的涨幅。

与此同时,伴随着业绩增长,一些叙事开始出现,并加深了投资者对量化的信仰,比如AI对量化投资的加持,比如前沿科技对股票投资的颠覆等等。

量化产品似乎成了配置股票基金的唯一解,量化投资似乎能应对各种各样的市场变化。

不过,8月中旬以来的行情开始提醒投资者,量化投资不应被“神化”,量化指增产品也可能阶段性跑输指数。历史上量化超额回撤时有出现,这一次既意外也不意外。透过这一次超额波动,我们也应更理性客观的看待量化投资的特征与优劣势。

01

极端的结构性行情中
量化超额有所回撤

8月中旬以来的数周时间里,量化私募普遍出现了超额回撤。

我们跟踪的中证500指增产品平均超额回撤约为3%,中证1000指增产品的超额回撤在1.5%左右。

回溯历史,近期这个超额回撤幅度尚属温和。但是,经历过今年1-7月量化超额平稳的累积之后,当许多投资者渐渐对量化形成了信仰之后,8月中下旬的颠簸可能会显得出乎意料。不过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量化这种投资模式,量化股票策略并非每时每刻都能战胜市场,战胜指数。

那么,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下,量化策略可能会跑输指数呢?

我们可以复盘一下A股8月中旬以来的行情,这段时期的行情有些特殊,或者可以说是极端。

一方面,主要指数放量上涨,但另一方面,行情主要集中于少数概念股上面,而绝大多数的股票则表现平平。这是一种典型的“指数涨、个股跌””的现象,市场呈现了非常极端的结构性行情。

具体来看,八月中旬以来的几周时间里,A股行情几乎完全依赖于极少数板块的爆发,比如AI算力芯片相关的概念股。这些股票短时间内大幅拉升,带动创业板和科创板快速上涨。而相比之下,其他大多数行业和个股则表现一般甚至逆市下跌。

以下统计了8月8日以来三周时间里A股各宽基指数的涨跌幅。可以看出,市场行情极端割裂,创业板与科创板大涨,其他多数股票的表现则相对落后。

8月8日到8月29日的三周时间里,创业板指数与科创50指数涨逾20%,而沪深30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的涨幅则在10%左右。

当全市场只有少数股票能跑赢指数时,持股分散的量化策略较难获取超额收益。

这种极端的结构性行情曾经也出现过。比如2021年初的核心资产抱团行情,当时以茅指数成分股为代表的少数核心资产股票大涨,这段时期量化策略同样出现了超额回撤。历史虽然不会简单重复,但往往押着相似的韵脚。

但另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极端的结构性行情往往也难以持续很长时间。市场或终将回归到均衡、多元的状态,量化超额或也会逐步修复。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并非所有量化管理人都在这种特殊行情中表现不佳,一些管理人,尤其是以中高频策略见长的量化管理人依然在八月份实现了正超额。可见各类量化策略的底层逻辑与适应环境不同,从这个角度讲,对量化股票产品的多元化配置在市场极端时期显得尤为关键。

尽管八月份量化超额普遍有所回撤,但因为各宽基指数本身涨幅较大,所以绝大多数量化指增产品仍然实现了可观的绝对收益。

所以,一方面,这次超额回撤较为温和,一方面指数有一定的系统性涨幅,量化产品的投资体验整体上还不足以动摇投资者对量化的信仰。

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波动的加剧,量化产品未来或也会面临诸多挑战,投资者也应以更理性的眼光看待量化投资,理解量化策略不适应的市场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业绩波动。

以下,我们回溯历史,总结了量化超额出现较大回撤的时期,以便于我们理解量化产品的波动特征。

02

理解量化投资优劣势
做好合理合适的配置

量化股票策略力求实现长期的、整体上的相对于指数的胜利,而在某些极端且特殊的市场环境下,量化产品可能跑不赢指数,超额收益出现回撤。

以下梳理了2017到2025年,量化私募中证500指增产品普遍出现超额回撤的几个时期。

可以看出,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出现时,量化指增产品可能阶段性跑输指数:

1、市场流动性环境极度恶化,交投低迷。

2、个股分化程度低,多数个股跑不赢指数。

3、市场风格突然出现重大变化。

为了实现统计层面的胜率优势,量化策略往往会选出并持有大量个股,所以更加偏好市场流动性充沛,多数个股活跃,个股分化度高的环境。如果出现少数个股强势,多数个股冷清的情况,量化策略或较难发挥。

可以看到,量化策略也有不适宜的市场环境,当不利的环境出现时,量化超额也可能出现回撤,这是我们应认识到的风险。

在配置量化产品时,我们应充分理解产品的特征与优劣势,客观看待产品的优势期与逆风期。与此同时,在配置层面,我们一方面可以进行多种量化策略的多元化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量化指增产品与主观股票基金的均衡布局,让两者优势互补,从而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

总之,虽然优秀的量化股票产品能持续创造具有吸引力的超额收益,但量化策略的本质属性也使得量化产品会有不适应的市场环境,短期可能有波动与回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量化投资的风险,做好合理的配置,这样我们或能更好的运用量化产品,发挥量化投资的效力。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提醒:
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