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翻车”,是“神话破灭”,还是“中场小憩” ?

 

8月中旬以来,近几周市场上量化超额普遍遭遇了一定的回调。主流的500指增产品平均超额回撤幅度大约在3%左右,1000指增的超额回撤幅度在1.5%左右。

这个回撤幅度在历史上来看虽然依然处于量化超额的正常波动范围之内,但却和八月之前量化策略一路高歌、稳定创超额的表现形成了强烈反差。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首先来复盘一下八月的整体行情。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分裂”。

一方面,主要指数放量上涨,市场情绪看似高涨;但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投资者却发现自己手里的股票并没有赚到什么钱。这种典型的“指数涨、个股跌”的现象,反映了市场正呈现非常极端的结构性行情。

究其原因来看,市场不仅一改8月以前小市值持续强势演绎的行情,8月的市场上涨,还几乎完全依赖于极少数板块的爆发式行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国产芯片、算力等所谓“寒武纪”概念股。这些股票短时间内大幅拉升,带动创业板和科创板快速上涨。而相比之下,其他大多数行业和个股表现平平,甚至逆势下跌。

因此,当全市场极少数股票的收益能跑赢指数时,这对于持股分散的量化策略来说往往是非常难获取超额收益的。

这种极端行情其实在A股历史上并不陌生。比如2021年初的“核心资产抱团行情”,当时也是只有茅台、宁德等少数股票大涨,而量化策略同样经历了一定的超额回撤。历史虽然不会简单重复,但往往押着相似的韵脚。

另一方面,从风控的角度来说,由于双创板块天然更高的波动,大部分量化管理人会也会对双创板块的持仓进行一定的约束,这也导致这类股票在量化策略的占比中会天然的更少一些。

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极端行情往往难以持续很长时间。市场最终会回归到更加均衡、多元的状态,届时量化超额收益也很可能迅速反弹。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并非所有量化管理人都在这轮行情中“哑火”,例如一些以中高频策略见长的管理人依然在八月份收获了正超额。可见对于管理人的多样性分散化的配置,在市场动荡时期显得尤为关键。

更重要的是,尽管八月份量化超额出现回撤,但因为指数本身涨幅较大,绝大多数指增产品实际上仍然实现了可观的绝对收益,这也同样凸显了长期持有指增类产品的价值。

展望后市,目前市场的成交量和波动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超额收益的空间仍在,建议投资者们无需焦虑,耐心持有即可。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提醒:
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