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越好越焦虑,这两类投资者该如何布局? | 好买研究猿专栏

 

从3500点到3800点,有人因仓位不足焦虑,也有人因持有红利资产跑输成长股而难受。

当前市场究竟是否已现牛市特征?两类投资者又该如何破局?

01

3500→3800,

投资者为何更焦虑?

我们在8月初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市场越好越焦虑”。当时市场才刚站上3500点,我们提到了对市场的两个认识:第一是估值来看算不上高位,对于长期空间乐观;第二是我们认为仓位优于结构,不知道买啥主动的话买各类宽基也不错。

目前恰逢8月底,市场的加速超出了我们预期,继8月18日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后,8月22日很快就突破了3800。

或许现在投资者可能更加焦虑了。一方面4月7日以来沪指已经拉升了800点,但很多投资者的仓位可能还处于不饱和状态;另一方面对于可能拿了很多红利资产的投资者,眼看科创、算力类成长资产每天动辄几个点的涨幅,而自己持有的银行类行业可能还在下跌,这种状态可能也是比较难受的。

02

当前市场与2015年更相似

首先关于市场本身,以全A作为参考,目前指数的pb从4月左右的1.5x迅速步入1.8x,而2021年牛市的顶点对应2xpb,上一轮则是3xpb(2015年)。假设短期内全A盈利改善有限并且按照当前上涨速度的话,市场很快就能见到2021年的高位,再往上就只能参考2015年了。但是2021年PPI上行带动全A的归母净利润同比+17.8%,而目前PPI仍然在低位。

因此,复盘历史看当前情形确实同2015年更像,这也是为什么普遍会去拿2015年来类比的原因。

总的来看,当前市场强度较高,有明显的牛市特征。

全A指数和PPI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1996/8/1-2025/8/1

03

仓位不足别慌

追高不如选宽基

接着,我们来尝试回答段首提到的,两类投资者不同的关切。

对于第一类投资者而言,在仓位不足的前提下当前怎么布局?我们认为可能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克服追高欲望。

《Wealth Redistribution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这篇文章的结论依然具有较强警示性,2014-2015年的牛市中,账户市值低于50w的投资者(约占统计样本的85%),累计共亏损了1030亿元,而账户市值超过1000w的投资者(约占0.5%),累计盈利了950亿元。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前者越涨越加仓,2015年6月到顶后还一路加仓到12月,导致平均成本很高,后者则在6月下跌后开始大幅撤退,获得了很高的回报。

所以我们认为,如果仓位不足的话,现阶段可不用立即去追一些热门的板块,比如算力芯片、光模块等,因为这些科技股往往波动比较大,做得不好的话容易坐过山车,可考虑先以宽基为主,比如沪深300、中证A500等目前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都处于中低位置的产品,大概率也能获得一个平均回报。

2015年牛市不同持仓市值组别投资者累计资金流入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ealth Redistribution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2014/7/1-2016/1/1;WG1: 两市账户持仓市值(含现金)<50w; WG5: 两市账户持仓市值(含现金)>1000w

04

拿红利资产跑输了?

先想清这两个问题再调仓

对于第二类投资者而言,我们认为需要回到当时配置红利资产的原因。

如果只是出于风格层面的原因,比如过去看到红利涨多了就买红利,成长涨多了就买成长,那至少在去年下半年是不适合追涨红利的(因为从历史上看,当全A pb到达一个低位时,风格容易逆转),而当下是否要砍仓红利去追成长需要结合自己的仓位和风险承受程度;

但如果是一个长期均衡配置的资产组合,我们认为这样的资产结构是合理的(红利也在2022-2023对冲掉了成长的亏损,增强了组合的稳健性),毕竟风格择时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判断的胜率较高,在大多数中间模糊状态下难以有效把握。如果说这部分的投资者当下想要追求一点弹性,或可适度减持红利类风格并转而配置可能当前估值还处于合理偏低的成长股。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市场偏好提升,市场给予成长股更多的估值容忍度和想象空间。

全Apb与全A对中证红利的累计超额回报(%)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2010/1/1-2025/8/22

04

理性看待 “宏大叙事”

最后,近期各种所谓的“宏大叙事”开始频繁出现,比如算力即国力、居民存款搬家,以及可能由于最近高估值个票涨幅较大而再度回归视野的“看基本面输在起跑线”等论调,我们认为不必过于在意。

投资的回报只同买点位置和卖点位置有关系,有些人是靠严格的买低估值个票赚钱,而有的人是靠优秀的趋势交易能力赚钱,无论哪一种投资策略,都有符合自己性格特征的买入卖出逻辑。

投资者在做一笔交易的时候,如果能清晰想清楚为什么买和之后怎么卖,那在A股这牛短熊长的市场环境中将更有韧性。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提醒:
本文版权为新方程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