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反内卷”都成了一个热门词汇。
其实早在2024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明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
今年7月份以来,“反内转”政策开始加速推进,先是水泥、光伏等行业开始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产能退出。7月18日,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实施钢铁、有色、石化等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淘汰落后产能。”
“反内卷”政策加大了大宗商品的波动。7月25日当周,非金属建材、煤焦钢矿等商品板块大幅拉升。
商品期货市场波动加大之际,以交易商品期货盈利的CTA产品净值也有所波动。在“反内卷”政策驱动的大宗商品行情中,各CTA策略都有怎样的表现?又该如何看待未来CTA产品的机会与风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这两个问题。
“反内卷”加剧大宗商品波动CTA表现分化
早在2024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明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今年7月份以来,“反内转”政策开始加速推进。
上表汇总了“反内卷”政策的时间线,可以看出,今年下半年,“反内卷”政策加速推进,各行业相继出台针对性的淘汰落后产能、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的政策。
受此影响,商品期货市场波动加剧,7月25日当周,商品期货市场非金属建材、煤焦钢矿板块大幅拉升,板块涨幅均超10%。不过随后监管层出手为市场降温,各商品板块又有所回调。总之,在“反内卷”政策的催化之下,大宗商品波动明显加剧。
面对突然而至的波动,靠交易商品期货赚钱的CTA产品净值也有所起伏,而且不同CTA策略受到的影响不同,业绩表现出现分化。
上表统计了在商品期货市场大幅波动的7月25日当周,部分CTA管理人的业绩表现。
“反内卷”政策密集出台之前,6月份以来,商品市场整体呈现触底回升震荡企稳的态势。7月中旬,在“反内卷”政策驱动下,部分工业品大幅拉升,其中多晶硅的上涨最为猛烈,涨幅一度超过40%。但该品种上市时间刚过半年,大部分量化CTA并未将该品种纳入交易。
回看商品期货波动加剧的7月25日当周,趋势策略,尤其是中短周期趋势策略CTA(如上表中的管理人E)在“反内卷”行情中有所收获。而持仓周期过长的趋势策略(如上表中的管理人C)反应较慢,恐怕不易捕捉到本轮行情的机会。
与此同时,在“反内卷”政策影响下,商品市场整体上出现了一定的强弱反转,截面多空类策略(如上表中的管理人D)近期表现较弱。
展望后市,在政策的影响与冲击下,预计商品期货市场或维持较高的波动,这种背景下,中短周期趋势策略类CTA更容易受益。
不仅仅是七月份,今年以来,在政策面与基本面诸多变化与不确定性的共振下,不同CTA策略业绩表现分化较大。今年是个投CTA单策略或单产品难度较大的年份,而若投资者分散配置了多种策略的CTA产品,或是布局了CTA FOF,则投资体验或要好一些。
以下,我们再来看一看今年1-6月份各CTA策略的表现情况。
高波动高分化行情下CTA单产品投资难度加大
以下统计了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各CTA策略的收益表现。
可以看出,2024下半年以来,各CTA策略普遍实现了正收益。但今年上半年,在商品市场震荡,各板块行情分化的背景下,各类CTA策略的分化程度也在加大。整体而言,截面策略表现好于趋势策略,短周期策略好于中长周期策略。逐个策略分析来看:
一、中长周期策略方面,一季度商品市场大部分品种以震荡为主,中长周期策略普遍出现净值磨损。
清明节前中长周期策略持仓普遍偏空,在清明节后的市场跳空、后续震荡走弱的行情中有所盈利。
5月-6月中旬商品市场普遍横盘震荡。地缘冲突引发的能化板块急涨和快速反转行情中,多数中长周期策略产品出现回撤。
二、短周期策略与截面策略方面,一季度市场震荡行情中,部分短周期产品有所盈利。4月份商品市场震荡偏弱,多数短周期产品表现较平。6月一些把握住能化板块行情的短周期产品盈利较好。
相比于趋势策略,截面策略受震荡行情影响较小,整体表现较好。
由以上分析可见,各类CTA策略适合不同的市场环境,业绩表现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
回顾2025年以来商品市场的表现,一季度商品市场行情分化较大,黄金、铜等国际品种大幅拉升,但国内工业品则呈低波下行或者低波震荡走势。
二季度商品市场震荡加剧,先是关税政策造成冲击,同时国内制造业景气度承压,随后中美关系缓和,中东地缘冲突升级,不久以后冲突又熄火。黄金、能化板块波动较大,其他多数品种则呈现震荡偏弱行情。
7月份以后,“反内卷”政策的催化加大了部分商品期货品种的波动。
今年商品市场高波动高分化的行情中,各类CTA策略表现分化,短周期策略好于中长周期策略,截面策略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要小于趋势类策略。
展望后市,国内、国外、政策、基本面等多方面因素共振之下,从单策略的角度看,中短周期策略CTA或能捕捉到更多的机会。从CTA产品配置的角度看,多策略布局的CTA FOF产品或展现出更强的性价比与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提醒:
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