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过去,公募主动权益基金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半年考”成绩单——万得偏股型基金指数上涨了7.85%,同期沪深300收平。
在整体上涨的基础上,公募基金也异彩纷呈。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五大亮点,为下半年配置提供启发。
创新药相关基金
经过4年的调整,今年医药板块大爆发,特别是创新药,相关基金赚得盆满钵满。
在主动偏股型基金中,简称中有“药”的60只基金平均上涨26%,其中前十名上涨都超过了40%。其前十如下: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5/7/1
2024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达523亿美元,首付款41亿美元,2025年前5个月,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创新药出海点燃了创新药重估的热情。
从创新药指数来看,wind创新药指数上涨23.94%,港股创新药指数上涨;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60.34%。
总体来看,主动管理的基金在上涨行情中,反而有更好的超额收益。
北交所相关基金
今年上半年,北证50上涨39.45%,11只北交所主题基金上涨48.96%。
北交所上市公司多处于成长期,营收和利润增速通常高于成熟企业。北交所投资门槛较高(个人投资者需50万元资产+2年投资经验),且个股研究难度大(企业规模较小、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主动基金在这个类别上显示出了较强的选股能力。
其前十如下: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5/7/1
量化相关基金
上半年,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表现显著优于大盘。
量化基金通过多因子模型精准捕捉小微盘股的定价偏差。一些量化基金在科技成长板块的配置权重提升,直接受益于AI、机器人等产业政策催化下的Beta收益。此外,有色金属板块因黄金、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伦敦现货黄金涨25%)成为量化模型的重要收益来源。
上半年沪深两市日均成交1.36万亿元,较2024年放量近30%,市场波动率中枢上移(中证1000指数期权隐含波动率提升5个百分点),这也为量化基金提供了好的土壤。
其前十如下: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5/7/1
科技类基金
2025 年上半年科技行情跌宕起伏。开年市场震荡下行,2月DeepSeek横空出世,迅速点燃科技股热情,引发主升浪,算力租赁、云计算等相关指数节后涨幅超 40%。但4月7日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股市遭遇 “黑色星期一”,A股创业板指单日暴跌超9%,科技股受挫严重。此后,随着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入市托底,市场稳步回升。军工领域的航天南湖、国光电气等企业,因产品订单增加等因素,股价涨幅显著。算力概念方面,有方科技、仕佳光子等也表现活跃 。
在政策层面,证监会围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出台多项举措,如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等,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有利的融资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科技主题基金总体强于偏股型基金指数。112只简称中有“科技”不含“医药”的基金平均上涨近9%。最好的上涨近50%,其前十如下:
其前十如下: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5/7/1
红利基金
上半年,A股红利指数普遍不强,如沪深300红利仅上涨0.80%,上证红利指数还亏4.5%,中证红利指数也下跌了3.07%。表现比较强势的红利低波也仅上涨3.16%。
从历史上来看,红利基金与成长型投资存在着翘翘板效应,例如,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在A股如火如荼的成长股行情中,偏股型基金指数上涨90%,而中证红利不到4%,这两年倍受关注的红利低波走平。今年上半年,资金也呈现 “弃红利、追成长” 的特征。
但是,有一些红利基金还是通过精选红利个股,或者更多投资港股红利,取得不错的收益。
其前十如下: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5/7/1
结语
2022-2024年主动型基金表现不如300指数,不少人认为主动管理的超额收益将一去不复返,但现在来看,主动管理基金还是有所作为的。
大的逻辑可能在于,在成长类板块,信息不充分,市场指数难以反应全部的信息。这个时候,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挖掘、前瞻性地判断就有了价值。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提醒:本文版权为新方程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