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更多的董承非 | 好买研究猿专栏

 

基金经理似乎已成了上个时代的事物。

今年以来,在“中国资产重估”的呼声中,A股与港股,尤其是成长风格,活跃了起来。

然而,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许多成长风格的私募基金经理,即便今年业绩不错,仍少有人问津。

对A股感兴趣的投资者更关注量化指增,而对港股感兴趣的投资者则更关注各种恒生ETF。

公募的ETF,私募的量化,正冲击着基金经理这个职业。

近年来业绩不错的主观投资经理也不少,但他们当中,偏成长的近几年波动太大,投资者尚未在痛苦过后重塑信仰。偏价值的今年以来又弹性不足,短期业绩又难以激起投资者的热情。

只有少数几位基金经理,近几年控好了回撤,业绩一直保持了竞争力,且过往名气与口碑俱在,所以在今年的行情中,仍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

这里,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提起董承非。五年前被誉为“明星基金经理”,如今仍无愧于“明星”二字的,董承非是一个代表。

在董承非身上,我们能看到什么?在如今公募ETF化,私募指增化的环境里,我们又该如何定位基金经理这个职业?

01

董承非是如何赚钱的

董承非公募时期有着15年年化回报15%+的历史业绩,管理规模一度超600亿。(数据来源:Wind;数据日期:2007.2-2021.10)2022年董承非奔私,同年5月发行首只私募产品。

截至今年3月21日,董承非私募时期的总回报约30%,年化回报约10%,同期沪深300下跌2%。这个业绩在私募同类产品中能排进前20%,放到公募里排名分位会更靠前。(数据来源:Wind;数据日期:2022.5-2025.3)

更重要的是,董承非产品的最大回撤约17%,且2024年10月份开始创新高。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的基金持有人来说,近三年约10%的年化回报,所见即所得。

董承非的钱是怎么赚来的呢?

一、基于经验择时

董承非将自己定义为“策略型选手”,并将择时作为自己策略的一部分。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根据经验,随机应变。

董承非私募时期的仓位变化较灵活,也多次运用股指期货择时。

以董承非2024年的择时操作为例,2024年初流动性冲击造成的A股崩跌中,董承非在2月初市场低位时运用股指期货参与反弹,2-5月份A股反弹期间,董承非以7成的股票仓位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2024年7-8月A股在绝望与悲观中探底时,董承非逆势加仓。在9月份的市场反弹前,董承非的仓位达到奔私以来最高水平。9-10月份的反弹中,董承非追上了指数,并在9月底10月初市场情绪亢奋时适当降仓,仓位由8成降到6成多,并开立股指期货空头仓位。而后在2025年1月的市场回调中董承非又小幅加仓。

董承非的择时,是利用一部分仓位和对冲工具,低频的,逆市场情绪的,适时撤退或进攻,是对其选股策略的一种补充。

二、基于性价比选股

半导体板块的布局对董承非业绩贡献较多。2022-2023年半导体行业景气度较差的时候,董承非开始关注并筛选标的。待相关标的跌出性价比的时候,董承非开始建仓,待行业景气度有改善的迹象时,董承非开始重仓。

整体的打法是,基于公司特征选标的,基于股价和行业周期把握建仓与重仓节奏。

另外对董承非业绩贡献较多的是电信运营商个股。私募产品刚成立时,董承非的建仓从低估值、高分红、业绩反转的电信运营商开始。当时三大运营商的港股股价处于低位,股息率高达两位数,且能看到业绩的改善趋向。这是一笔能算过来账的合适买卖,董承非私募产品建立安全垫时,从这些高确定性与性价比的机会开始。

董承非另外一个重仓方向是电力企业,配置的逻辑是看好绿电对电力企业成本端的改善。过往一边承担发电义务一边承受煤价波动的电力企业,可能成为运营转型、成本改善且有稳定需求的公用事业公司。不过这是一个长逻辑,能否兑现尚需等待。

从董承非的选股模式与交易节奏上,可以看出,董承非的打法很多元,很难给他贴上“成长”或“价值”这些简单的标签。董承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多个行业的投研经验与理解,把握市场为他提供的、他也认为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并且根据产品的需要以及持有人的需求,考虑以怎样的策略处理这些机会。

这不就是我们真真正正希望一位股票基金经理为我们做的事吗?

但为什么这几年来,一位基金经理帮基民赚到钱,是一件这么难的事呢?

02

我们需要更多的董承非

近期对公募基金改革稿的议论较多。长周期考核机制、激励与超额挂钩而非与规模挂钩,很多方案都直击痛点且意义重大。

但是,解决行业的诸多矛盾,仍然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基金经理这个职位,更像是功利道路的里程碑,是小镇做题家翻身的出路,是金融从业者职业规划的目标。

然而,走到这一步的优胜者,真的热爱投资,真的热爱这项事业吗?

如果一个人为了物质追求或个人成就走上基金经理这个赛道,他固然可以发挥聪明才智在这场竞赛中卷到前列。

但问题是,当他功成名就,拼搏动力愈减的时候,恰恰是他规模愈增,信托责任愈大的时候。

基金经理这个职业,以略带功利色彩的智力角逐为开端,而对长期胜出者的考验,则远在智力之上,它对人品质、意志、信仰、理想均有极高要求。

所以能帮投资人长期赚到钱的基金经理,是少数。当大家如2020-2021年那般普遍的、大量的推崇明星基金经理时,势必会有短期的、周期的因素在里面。当近几年潮水褪去后,一些真正卓越的投资经理显现出价值。

我们不应对主观投资失去信心,而是应意识到,长期赢家不多。

而基民要把这些长期赢家识别出来,显然又需要极高的审美。

都说买基金是对买股票的难度降维。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买基金也很难。即便是董承非的持有人,也要能克服2022年中董承非建仓期跑不赢指数时的焦灼,也要能理解2024年初加仓半导体而非高股息的操作,也要能抑制2024年十月产品新高后回本就卖的冲动。

如果没有产品条款的限制,如果未来有更多、更大波动的考验,投资者是否能继续将董承非的股票投资所得转化成自己的基金投资所得呢?

股市的长期赢家不多,长期信任这些赢家的“伯乐”也不多。

主观投资不会消亡,利用ETF亲自上阵的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这类产品也很难用。而量化指增,即便是主要服务于私募客户,也终究要面临规模容量的终极难题。

未来主观选股基金与明星基金经理,很可能会重回大家视野。希望在下一个上行周期,更多的基金经理能更长期的坚守宝贵的初心与品质,也希望基金投资者能以更锐利的目光和成熟的心态来迎接他们。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提醒:
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