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辰资产:当前一些资产已在定价中枢底部,对2024充满信心

 

12月国内主要指数仍延续下跌趋势,虽然海外的流动性拐点已基本确立,但受到短期海外投资人税损卖出(Tax Loss Selling)等因素的影响,反而离岸资产出现了持续的回调。但相较前几个月,外资流出速度开始明显减缓,展望后市,随着市场情绪以及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见底企稳,中国资产的性价比或将逐步得到确认。

本期《基金经理有话说》为大家分享勤辰的基金经理们12月的最新市场观点。

01

崔莹:尊重市场,更加聚焦少数行业的成长性

2023年投资感悟:

· 选对行业的重要性大部分时间超过选对个股:当很多行业长期逻辑出现问题的时候,即便我们在行业中选到了好公司进行投资,可能效果也并不好。过去在 A股做投资,一般只要把行业里面的好公司选出来,在行业轮动的过程中,哪怕风口不在所选的这个行业,因为好公司自身的阿尔法,这种投资方式大体上不太会亏钱,并且等到行业风口来临时会有不错的收益表现,但以近两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我们需要更聚焦在一些具备长期逻辑的行业中。

· 尽量在不是特别有利于成长股投资的环境里面跟上市场:我们没有办法选择主观投资的市场环境或者市场生态,也没办法抱怨机构到底有没有定价权,在缺少大的产业趋势背景下(2023年最大的产业趋势应该就是春节以后开始的AI行情),我们在构建组合的时候更多的应该思考如何守住下限,唯有坚持在场,才有可能在大的产业趋势到来时抓住机会。

· 市场往往是对的:2023年表现比较差的新能源行业和地产相关行业,我们认为本质是基本面错判。买入并祈祷的投资,永远都是糟糕的选择。

市场展望:

维持之前看法,目前市场最大的利好是对于长期问题(人口问题,地方债务问题,经济结构问题等)较为充分的定价。

2024年看好的方向: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TMT行业

·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出口产业链,分散在机械,医药,轻工等行业

· 高股息资产

· 集采出清的医药行业

02

林森:优秀企业自身的阿尔法是我们长期投资和回报的根基

市场回顾:

2023年权益市场跌宕起伏,恒生指数甚至创下连续4年下跌的新记录。虽然市场环境错综复杂,但我们仍选择坚守GARP策略的投资框架,不去人多的地方,耐心寻找市场中被低估的资产,审慎地把握企业自身的阿尔法。

在2023年经济去杠杆的背景下,市场普遍存在对中国经济及上市企业盈利增长失速下滑的担忧,同时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和美元加息进程也加剧了外围流动性的紧张。对于这些因素我们当然也在密切跟踪,但一方面从宏观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整体仍然在缓慢修复中,市场的悲观可能更多来自年初对疫情防控解除后过于乐观的预期并未兑现的预期差;另一方面,参照过去10多年全球主要市场的数据,宏观经济的增速和权益市场的回报节奏并不相同,而且随着投资活动的下降,未来企业盈余占GDP的比重和上市企业的EPS都有望持续改善,而这才是判断企业内在价值更为关键的因素。

市场展望:

展望2024年,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并不悲观,地产对整体的拖累会逐步减弱,同时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反而在增强。出口结构中的汽车、机电产品等占比大幅上升也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初见成效。当前海外方面流动性拐点已基本确立,中国优质资产的性价比在主要市场中也显而易见,而我们更多的信心来自于所布局的优秀企业仍在不断突破能力边界和改善治理结构,这也是我们长期投资和回报的根基。

03

张航:阻碍市场上行的因素均在发生逆转,积极的再全球化将带来一批真正世界领先的中国企业

市场回顾:

2023年A股主要指数连续第三年下跌,恒生指数更是历史性的连续第四年下跌,与此同时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指数均取得两位数的正收益,可以说中国投资者正在经历史上少见的寒冬。

在A股内部结构中,低估值、高股息的价值类资产和微小盘股资产相对收益较好,以创业板科创板为代表的成长类资产和以机构重仓股为代表的优质公司跌幅较大。

中国资产的表现不达预期,我们认为有以下多方面的原因:

· 宏观层面: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内外交困。美国经济超预期和高通胀引致联储持续加息,导致中美最大接近200BP的负利差,对中国资产造成广泛压力。中国经济内部的地产持续深度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受困于紧财政,疫后“疤痕效应”下消费疲软,出口受限于海外市场的去库存,同时国内宏观政策的协调机制不畅也造成了额外的摩擦。

· 中观层面:2019-2021年国内诸多新旧产业如化工、机械、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均经历“大干快上”的投资,进入产能释放周期刚好碰到全球需求下行,阶段性供大于求。

· 微观层面:2021年初不论是以“茅指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还是以“宁指数”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均存在结构性的高估,有客观的调整需求。

2023年低估值、高股息资产全年超额显著,而盈利因子、景气因子持续失效。避免在负贝塔行业做过早的逆向投资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教训。

市场展望:

展望2024,上述几个导致2023年市场低迷的因素实际都有了较大的逆转。宏观层面,中美经济周期从错位走向收敛,随着美国加息周期基本结束,11月以来中美负利差已开始明显收窄。国内经济方面,2023年最大的拖累项依然是地产,但随着诸多需求端政策的出台,2023年头部30个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面积已经同比持平,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实现30%的增长,企稳的信号或已出现。随着中外利差的改善,国内财政债务置换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又重新打开。海外去库存接近尾声,出口也开始好转。2024年的宏观因子会实质性的好于2023年,尤其是对海外利率极为敏感的成长股和中国离岸资产而言,资金环境或将有实质性的改善。

这两年我们越来越多的发现出海“外卷”的中国企业往往能势如破竹,这背后一方面是中国大规模产能和超大内需市场所孕育的规模经济和极致性价比,另一方面是在极致内卷国内市场练就的高效率运营管理。回顾过去的5年,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没有阻挡住,反而是加速了中国科技产业的进步和中国企业出海的决心。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当下,中国企业积极以再全球化应对逆全球化,在此过程中大概率将涌现出一批真正世界领先的中国公司,这也将是我们这代投资人的“新时代贝塔”。

虽然中国成长类资产连续经历了两年的逆风,但我们依然十分笃定的相信未来。我们的信心来源不仅是均值回归、物极必反的朴素规律,更是我们亲眼看到了一批又一批中国企业在严峻的宏观环境和激烈的“内卷”“外卷”产业竞争中所展现出来的创新、变革与韧性,以及背后一个个优秀的中国企业家克服万难逆流而上的坚持不懈。这些企业的持续成长是我们能够长期在资本市场创造超额回报的底层来源。

04

陈超:当前一些资产已在定价中枢底部,对2024年我们充满信心

市场回顾与展望:

虽然本月市场又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波动,但我们的投资观点根植于客观的经济和公司经营数据,在本月并没有太多变化,会继续专注于具有如下特征的方向:

· 第一类:产业逻辑出现中期拐点,企业能力进入兑现周期。这些公司的股价也许不会马上兑现,但是我认为在4-5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公司的价值会随着基本面的兑现和一些风险的矫正逐步被市场发现。对该类机会的关注是基于对稀缺的确定性变化定价,这个逻辑所面临的是经济上行风险,因为经济上行会让这些资产稀缺性大大下降。

· 第二类:库存周期见底+估值见底的“经济上行类”资产。过去我们一直对于这类资产的表观估值存疑,这是因为这类资产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消化库存,导致表观估值虚高。但是目前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库存回到合理水平,这意味着下行风险变低而上行回报有可能增加,虽然当前经济形势下确定性稍显不足,但赔率在相当突出的位置。

大多数股票的定价修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当前有一些资产已经在定价中枢底部附近。对于2024年我们抱有充分的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勤辰资产,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