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聊市场,讲两位基金经理的真人真事。
不是为了带货。别说现在,过去这两位基金经理的货也不好带。
他们也曾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但就像你不记得去年的公募亚军,也不记得十年前的公募冠军一样。
在高手云集的基金江湖中,他们显得平平无奇了。
如果要编一部基金史,他们的桥段可能就是一句话或一段话。
那为什么要讲他俩的故事呢?读完下面的内容,你便明白了。
第一个交集:北京
在基金界的璀璨星光中,两人平平无奇。但在普罗大众里,二人已是人中龙凤了。
他们都运气极好,随机到了极佳的基因组合:聪明、好胜且精力充沛。
从小时候起,二人就是家中的希望,是班级里闪闪发光的那种学生。
基金经理甲还要更幸运些,他生长在二线城市的一个小康家庭,而且即便今天看来,甲也无愧于“帅哥”二字,有种亲和力,称兄道弟的朋友很多,圈中人脉很广。
基金经理乙则有些不同,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乙的性格更有棱角,用圈内人的话说,“他经常把天聊死”。
基金经理的饭局上,乙一句“你买的那票我一点兴趣没有”,就直接让人接不上话了。所以在乙业绩不好的时候,他是没兴(底)趣(气)参加圈内饭局的。
但两人都拼出了自己的美好未来。
甲和乙的第一个交集是在北京。
甲是先到北京的,他高考考中了北京的一所985,虽然不是北京最好的那两所985之一,但考研时甲加了把劲,于是后来成了北大校友圈的活跃人物。
乙则先去了趟上海,本科在同济读的土木,可能觉得毕业后去工地太辛苦了,所以考研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去清华读了化学。
清华物理、化学两门课的期末考试都是极难的,而乙刷新了化学这门课的最高分记录。
2000年,甲步入社会,与清北许多硕士毕业生一样,他挤进了券商,成了投行部的项目经理,成了拿着5000月薪的螺丝钉。
拼进了北京,拼进了北大,踏入社会后甲自然也是不会安于现状的。2000到2004的四年间,甲换了三份工作。2004年,他终于拼进了金融食物链的上游,公募基金。
乙比甲还要更拼一些。他2004年步入社会,在一家头部券商当化工研究员,但干了一年之后,乙听说新成立了一家公募基金,于是亲自到它的办公地点,求见老板,毛遂自荐,就这样从卖方到了买方。
两位出身不同、性格不同的学子,就这样,都拼到了一张通往人生巅峰的船票。
第二个交集:我要赢
2006年6月份,甲完成了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试炼,开始管钱。
不知甲初当基金经理时,有没有这种感受:
真简单,买啥啥涨。
一年零四个月之后,2007年10月份,甲管理的XX增长混合净值已翻了四倍,不过还是跑输了指数,同期沪深300也翻了四倍。
2008年,甲终于跑赢了指数,这一年沪深300跌了65%,他只跌了50%。
可别小瞧这15%的超额,跌65%,指数是从4跌回了1.4,而XX增长混合净值则是从4跌到了2。
然而,该基金的基民,是赚了四倍的人多,赚了两倍的人多,不赚钱的人多,还是亏钱的人多?这个就难以统计了。
但这都不影响一件事情,三年一倍的业绩,在当时公募界,已是一等水平。甲开始有了名气。
2009年,XX增长混合又近乎翻了个倍,虽然同期和指数收益相当,但接着前面那道算术题,指数翻倍是从1.4变回2.8,而甲产品翻倍则是从2变回了牛市顶峰的4。
甲愈发出名了,被冠以“XX七子”、“XX黄金一代”的各种美誉,并在2010年被另一家公募以重金挖走。
甲也对得起这份重金,带领新金主的投研团队站上了新的高度。
相比之下,乙的进展则缓慢了些,2005年开始当买方研究员,2009年7月才开始管钱,虽然错过了2006-2008这段一战成名(or一战成灰)的时期,但也把握住了自己的机遇。
2013年,极致的成长风格暴露让乙跑赢基准近50%,而且这已是他连续第三年跑赢基准。2011到2013这三年,乙成为了公募三年期业绩的第二名,一时间名扬四方。
甲和乙的第二个交集是一种投资思想。
这种思想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而且也正是这种思想,一路推动着两个人,进入名校、进入公募、成为明星:
我要拿高分、我要胜出、我要赢。
甲赢了,乙也赢了。
2014年,甲和乙都迎来了基金经理生涯的第二个阶段,私募。
第三个交集:止损线
站在2015年初的时点,暂且不论天气如何、跑道如何、马匹如何,甲和乙都毫无疑问是基金界最优秀的一批骑手。他们熟悉规则、他们经验丰富、他们能力出众……
2015年初,好买发行了甲和乙的私募新产品。
于是,甲和乙有了第三个交集:2018年,濒临止损线的产品。
2015年新产品发行后不久,市场变天,两人的产品很快就出现了30%的回撤,2017年虽有所反弹,但2018年又到了止损线边缘。
2019年,市场开始上涨,但由于止损线的约束,产品此时仓位较低,所以涨得也慢。
这时投资者面临的局面可想而知,2015到2019,投资四年了还亏30%。市场好转了,但基金净值涨得很慢,怎么看都是回本无望。
奔私初期的净值回撤,对甲和乙的影响都很大。不论之前二人有多少交集,这次波动之后,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2015年的这次回撤,让甲意识到私募不能像公募那样做,他开始尤其注重投资者的感受,并尝试管理波动、降低回撤。
而乙那边,信仰则彻彻底底的动摇了。
2017年,乙产品反弹的并不多,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离他而去,其中不乏过往极其信任他的好友。
乙有些心灰意冷:这个私募,干脆关了,不做了。
是啊,十年了,也闯出了名堂,衣食无忧了,这一次输了,以后努努力还能赢,但是累了,还在相信什么?坚持什么呢?
在这段异常迷茫的时期,一个人改变了乙。
他是乙的圈内好友,一家老牌私募的投研总监,我们姑且称之为大师X。
大师X对乙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那投资方法注定是做不长久的,你看看做长久的基金经理都是什么样的?别再去关注什么股价了。涨涨跌跌,也不过都是外生变量。踏踏实实的去研究公司吧,分析公司价值。这才是投资的正道啊。你入行十年了,现在改变还不晚。因为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乙醍醐灌顶,他突然感觉自己研究股票十余年,似乎很难说有什么能力圈,无论拎出哪个行业,他都不敢说有足够深的认知,都不敢说能如数家珍的盘一盘主要玩家的价值。
乙决定做出改变。2018年开始,乙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只留下了能接受新投资理念的人,对研究员的考核周期也开始拉长。
乙改变了以往的投资思路,不再想着未来哪个行业会更强,不再想着怎样才能跑赢基准,不再想着如何在收益竞赛中获胜。
他开始一家家公司、一个个行业的深入学习,开始严格的计算公司价值,并根据市场给出的价格,看看究竟哪些机会有利可图。
乙的月报,开始变成他们的研究成果汇报,月报里会写他们对一些商业模式的思考、与企业家深入交流的感触、对一些公司价值的评估、对各种护城河与壁垒的探讨。乙的月报质量,足以算得上是私募月报界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我们也经常能从乙的月报中获益良多。
乙的改变立竿见影。
2020年,乙的产品涨了13%,甲的产品则涨了60%,而大师X的产品,-6%。
真正的交集:未知,未来
两位基金经理的故事,读到这里,你有何感受?
为什么要讲这些事?
因为许多基金投资者,现在又到了一个充满疑问与痛苦的时期。几年投资下来,手里的基金仍回撤20%、30%,感觉看不到希望。
类似的困难期,我们其实经历过很多次。2015年发行的基金经理甲和乙有止损线的产品,也给投资者、给私募管理人、给好买带来了许多痛苦与疑问。
但这两只产品,后来都回本了,即便他们的回本路径不一样;即便管理人做着不一样的反思,进行了不一样的改变;即便有些改变看似无用,有些改变看似深刻;即便有些改变我们抱有疑虑,有些改变我们信心满满,但是当初这些让人痛苦而失望的产品,都涨回来了。
当然,上文的故事还没有完。2020年甲大幅跑赢乙之后,2021年进入了乙的节奏。乙在2021、2022两年均实现了正收益。而2022年,大师X也因其更好的短期业绩、长期业绩和更深刻的投资哲学,让大家忘记了2020年对他的指责。
上图中可以看到,2022年,乙的产品收益率开始超过甲,截至今年11月底领先了20%。
然而,故事显然还没有完,但也无法书写了,因为我们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能甲再次扭头超过乙、可能两者的差距再拉大,可能如今对大师X的赞美又转变为质疑,也可能这种赞美还要持续几年……
就像过去每个时点一样,未来是未知的,每个参与者又是渺小的。
但不管怎样,在当前这个大家对A股、对国运、对基金、对投资、对回本迷茫而痛苦的时刻,我们不妨学一学电影《雪国列车》中的一幕:
当时间又过了一年,列车又转过了一个周期的时候,车厢里扭成一团的基民、基金经理、投资顾问、股票研究员、基金研究员,不妨都把手里的锅放一放,彼此道一句:
新年快乐!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基金的风险。高端合格投资者要求: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条件。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好买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