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吧,基金经理,为啥三年不赚钱| 好买研究猿专栏

 

9月21日,万得偏股型基金指数创2020年7月以来新低。这意味着,近三年,但凡买只和股票沾边的基金,无论你何时买的,持有到现在,想赚钱,难度很大。

更何况,近三年,公募股混基金的发行高峰在2020年末到2021年初。这意味着,多数投资者的浮亏都不小,少则10%、20%,多则30%、40%。

这是残酷的现实。那么,问题来了,大家是怎么掉到这个坑里的呢?

如今看来,许多听似有理的基金投资话术,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

比如“用长期闲置的钱买基金”,三年不可谓短,而现在来看,许多基金,估计还要个几年,才能有超过银行定存的年化回报。

比如“股票基金高波动高收益”,不好意思,近三年高波动低收益。

比如基金经理常阐述的各种各样的投资理念:好公司、好管理层、好商业模式、精选个股、高性价比、赚企业价值增长的钱、看企业长期成长空间、逆向投资、价值成长、巴菲特的学生、彼得林奇的信徒等等。

似乎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似乎近几年又都没怎么赚到钱。

所以,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有些真相,是基金经理不愿讲或不能讲的。以下,我们尝试把这些真相说清楚。

基民亏钱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锅也未必就该基金经理背,但既然三年来许多人都交了学费,有些问题,还是要搞明白。

以下,先讲个真实案例,然后我们会从这个案例出发,进行一些复杂的讲解,最终,会触达基金行业的五个真相。根据这五个真相,我们归纳了五条基金投资建议。

接下来,我们先把时间拨回2019年……

01

为了看你证明自己大家等了三年

2019年5月,某位私募大佬新发产品,路演现场人满为患,线上直播间也被挤爆。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位私募大佬都是无可挑剔的优秀,从业二十多年,海外国内双重历练,长期业绩一流,早已财务自由但仍然热爱投资,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路演现场,大佬谈笑风生,娓娓道来二十年投资心路,投资方法论逻辑坚实、穿越周期、发人深省。他还曾著书立说,著作如今仍是财经类畅销书,教会无数投资者入门第一课。

不仅如此,大佬家庭财产的大部分都跟投了自己的产品,可谓全方位无死角的值得信任。

然而,其后发生的事却很曲折,这只新发的三年锁定期产品,2019年6月到2022年5月,年化回报仅2%,同期沪深300年化回报是4%。

投资者在2019-2021年的时间里,都是极其痛苦的,眼见着市场大涨,其他基金赚钱,自己锁三年的产品就是毫无起色。

直到2021年末,情况开始好转,2022年沪深300跌了20%,这只产品则实现了不错的正收益。目前产品早已追上并超越了指数。大家等了三年多时间,整个投资心路可谓从盼望,到绝望,又从绝望到希望。

这是真实发生的事。虽是个例,但很有代表性。

回到2019年5月的那个时点,市场点位并不高,这只基金产品也看不出任何问题,然而接下来三年发生的事,却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基金经理不尽职吗?恐怕不是,他严格贯彻自己的投资理念,说到做到,兢兢业业。产品发行、推广、运行中的每一个人,都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应该做的事,勤勉尽责。而最终,他们与客户一同迎来了曲折的投资历程。

所以,为何买基金时的念想,与持有基金的体验,会有巨大反差?

02

眼见为虚,风险为实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一只基金被描绘成的样子,可能与你持有下来,真实感知到的样子,截然不同。

问题不在于基金经理说了什么,而在于他们没有说什么。

如果真实的基金世界,由正面(收益)和负面(风险)两部分组成,那么基金经理往往过于强调正面的东西,如何赚钱、过去赚了多少钱、未来准备在哪些行业赚钱等等。

而对于负面(风险)的表述,总是过于简单。一方面,站在他们的立场,不好多说。另一方面,越是成功的基金经理,对自己的策略越有信仰和信心,失败与风险,可能真的不在他们的价值观里。

不仅仅是基金经理,行业里对于风险的表述,也总是“承担波动”、“长期持有”这样一笔带过,毕竟,风险这个东西既难以捉摸又惹人生厌。

结果就是,业内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立场和信仰做事,初衷并非欺骗,而最终的合成谬误,却让投资者偏离了基金世界的真实样貌。

然而,这三年来,投资者最终得到的,却是真真切切的风险。

接下来,我们试着讲讲经常被基金经理隐去的内容,风险。我们尝试还原基金世界的真相。

以下内容可能有些复杂,因为我们要从一个复杂的概念说起,量化。因为量化投资对于风险的界定更透彻,不妨拿来参考。

量化私募大规模的风险爆发,是在2021年9月,此前数月,行业规模爆发式增长,而9月份,量化超额突然普遍的、大幅的回撤。这次超额回撤持续到2022年一季度,许多机构的超额回撤达两位数,创历史记录。量化指增产品半年时间跑输指数十多个点,投资者倍受打击。

超额回撤的一个原因,是前期强势的新能源和周期股突然转向。于是有人质疑,量化业绩好,就是因为追热点买入热门板块和股票。

这个质疑很难回应。因为真实情况是,量化选股策略,确实倾向于选出近期波动大、流动性好的股票,因为这些股票上,更容易做超额,而这些股票,确实经常来自于热门板块。

这就是风险。

你的选股策略,让你持有某一类型的股票。而这一类型股票的系统性下跌,就是风险。

专业术语上,会用“风格”这个词,划分不同类型的股票。主观基金经理,会讲大盘风格,小盘风格,成长风格,价值风格等等。量化投资中,对风格因子有更详细的划分。

但归根结底,你持有特定风格的股票,就会暴露于特定的风险之中。

有时,你必须持有某种风格的股票,比如管理规模太大,只能覆盖大盘股。有时,你不由自主的暴露于特定风格,比如选股就是侧重现金流和安全边际,所选的票基本都偏价值风格。有时,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暴露在一种风格里,比如就是精选个股,看商业模式和护城河,最后有一天发现自己其实是“核心资产”风格。

量化投资中,有个命题是,风格因子都是失效的alpha。这个展开讲过于复杂。

其实以上的铺垫,都是为了向你展示这样的真相:

1、有些基金经理,知道自己暴露于某种风格(行业风格、市值风格、成长价值风格等等),但他们不会讲,因为这是风险来源。

2、有些基金经理,会刻意去极致暴露于某种风格,为了承担高风险,搏取高收益,他们会将这种暴露,伪装成某种投资策略。

3、有些基金经理,不知道自己暴露于某种风格,他们不按风格这个维度看市场,而是根据自己的策略和信仰投资,但无意中会重仓特定类型的股票。

4、有些基金经理,不知道自己暴露于某种风格,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选股策略正被越来越多的资金效仿,正成为一种风险。

5、大多数量化机构,都清楚自己的风格暴露,但风格因子与alpha的关系过于暧昧,他们不赞成或者不愿意去区分。

不论是有心隐瞒还是无心忽略,基金经理没有明确表述的风险,不意味着就没风险,这反而需要投资者更加细心的去观察和思考。否则,在风险爆发时,恐怕会一头雾水,如此360度完美的基金经理,怎么就不行了呢?

03

看透真相,看到未来

回到2019年5月,如果当时的投资者能明确这位私募大佬的选股风格与重仓风格,那其后的业绩表现也更好理解,起码不会三年锁定期满就夺路而逃,因为下一年,该产品就大幅跑赢指数了。

回到最近这三年,虽然近期偏股基金指数创了新低,投资者普遍亏损,但如果能知道哪些基金经理是瞎折腾亏的钱,哪些基金经理是被不可控的风格因素中伤,那也就知道哪些要守,哪些要走。

回到眼下的市场,近三年也有强势的风格,也有基金经理连年跑出正收益,不断创新高。但与三年前一样,大家对于他们的追捧,如果还停留在迷恋业绩与信仰方法论层面,不清楚他们真实暴露于哪些风格与风险之中,岂不又要重蹈三年前的覆辙?

总之:

1、基金经理是人不是神,那些貌似如神一般强大的,当心他们暴露了你不清楚的风险。

2、提到风险,可怕的是泡沫而不是波动,近三年股票基金的高风险低收益,源于三年前某种风格的泡沫。

3、吃下泡沫就要用时间消化,长期投资,不是说投几年就必定赚钱,泡沫让你浪费时间,反之,谷底有着节约时间的机会。

4、你曾经认为靠谱的基金经理,被逆风吹的大幅回撤后,可能仍然是靠谱的,只要他们的投资动作是标准的,且没被吹变形。

5、在高点怀疑,在低点相信,不要反过来。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基金的风险。高端合格投资者要求: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条件。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好买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