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更重要,还是“货”更重要?| 新方程投资手记

 

最近由中基协发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正式落地,其中与债券私募相关的一些条款让人印象深刻,也引发了不少市场关注。

从过去到现在,一直被众多投资人、发行人深恶痛绝的业内顽疾,如“结构化债券发行、收取返费”,“收取债券承销服务、融资顾问、咨询服务”等行为,终于被监管明令禁止。与此同时,此次出台的法规也对证券类私募产品的持仓集中度、申赎安排、流动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好地保障投资人地合法权益。

如果将基金管理人简单称为“人”,那么基金产品无疑可以称为“货”,监管各项法规绝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在围绕“人”和“货”二者展开,而基金的评价和筛选往往也是如此,尤其是对于市场化和透明度仍仍待提升的债券行业。

01

股多的“人”与“货”

不可否认,资管行业确实是“认脸”的,也是具备明星效应的,这种效应在股票多头上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自带流量的明星基金经理,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只要市场行情不至于太差,在新品发行、资金募集方面基本没有压力,如果遇上行情配合,各路资金认购场面更是火爆异常。

必须承认,在股票多头产品中,“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股票基金经理们的投资风格和能力圈各具特色,差异性也较为明显,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业绩表现与基金经理本人息息相关,尽管其背后的投研团队也非常重要,但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于基金经理,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这种现象无疑更为明显。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其中之一可能是,对于股票多头而言,由于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想要找到一种中长期而言比较有效的投资策略难度非常大,在此情况下投资者想要根据策略逻辑反向去寻找对应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无疑也面临着非常大的难度。公募基金或可一试,但私募基金信息披露有限,普通投资者很难根据产品的持仓信息去归纳和验证其策略逻辑。于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就是,观察管理人和基金经理的过往投资业绩表现,通过过往业绩和反复的沟通交流建立起对“人”的信任

不幸的是,这种信任在多变的市场面前,往往又可能是脆弱的。

过去大环境下企业成长增速可期,资金拥挤的赛道(实际也是马太效应)只有龙头企业才有溢价,这也让一批选龙头公司、选高成长的主动型管理人,在大贝塔环境下获取了非常好的收益,成就了一批百亿私募和明星基金经理。近几年,宏观因子对市场的影响权重在增加,大部分行业公司的成长增速下行,市场对于长期的事情普遍缺乏信心,于是只能转向短期,转向高频数据,炒作边际上的那有限的一点确定性。这种市场风格或主题的炒作,在消费、军工上,也在新能源、半导体上,类似的故事在股市中也总是时不时会出现。正是由于股票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投资者对股票多头认“人”甚于认“货”。

02

债券的“人”与“货”

债券市场天然是机构的天下,普通投资者难以参与其中,对债券资产的投资感知和体会也明显弱于股票。与股票多头不一样的是,债券基金经理,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很少有听闻有流量明星,虽然时不时会冒出些所谓的“债王”,但多半却难以被市场普遍认可。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市场上对股票策略一般喜欢报基金经理名字,而债券策略则是倾向于报基金产品名称。公募基金管理人中,确实有部分基金经理名字广为机构投资者所熟知,但个人投资者往往所知甚少,更遑论对私募债券基金的了解。

以上种种现实似乎都表明,对于债券产品而言,“货”优先于“人”,“人”不及“货”重要

不得不承认,相比股票基金经理对产品的重要程度,债券基金经理的重要性往往不高。一方面是股票产品更强调基金经理个人能力,而债券产品则更多强调的是投资、研究、交易及风控间的团队作战;另一方面则是不同的股票基金经理、不同的股票策略带来的业绩差异可能是云泥之别,但不同的债券基金经理和债券策略带来的业绩差异一般都不会特别大,除非是出现持仓债券“暴雷”。

这也是为什么,公募基金和资管机构中的基金经理鲜有愿意“奔私”或自主创业的,而且即便是出来自主创业,在产品的募集方面和管理规模增长上通常都要经历较为漫长的过程。个人投资者对于债券私募管理人并不太认“脸”,而机构投资者对风险更为厌恶,也不太可能会主动投资中小管理人,为了有限的一点超额承担过大的风险也并不理智。

债券投资“三板斧”——加杠杆、拉久期、信用下沉,是全市场公开的秘密,各家管理人要做出显著的正超额其实并不容易,但如果是做显著负超额似乎也并不难。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筛选优秀的债券基金管理人比筛选优秀的债券基金产品更为重要

由于2014年以前国内债市未曾出现信用违约,再加上债市的各种非市场化操作给一批管理人和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15年前后国内涌现出不少的债券私募管理人,相当部分的管理人在早期,甚至直到现在都有涉及债券结构化发行、收取返费,变相索取融资咨询等费用。

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获益的是债券基金管理人,而风险则由投资人承担,产品底层实际风险可能远高于投资者所看到的风险。这种道德风险、隐秘投资风险的存在,无疑也在提醒投资者,债券产品也应该是“人”比“货”重要。那些净值曲线过于漂亮,收益过于稳健的债券产品,很可能背后藏着古怪。而说到底,资产和策略本身都是中性的,人心才是善恶的根源。

03

先了解其“人”,再看其“货”

每年市场上都会有各种私募产品的业绩榜单和颁奖名录,每年也都会涌现出一批新的产品和管理人。在不了解产品背后管理人真实情况和投资策略的背景下,过分以业绩导向的投资者很容易受到误导。

产品短期业绩的爆发力往往来自一些小概率事件或特殊的市场机会,但投资者则容易将这种偶然性当作必然性,并线性地认为其产品业绩具备良好的可持续性。

然而,无数的现实案例证明,短暂的高回报常有,持续的高回报鲜见。如果有缘遇到这样的产品,投资者反而应该保持谨慎,先了解其“人”,再看其“货”。

重要声明:本文件中的信息基于已公开的信息、数据及尽调访谈等,好买基金或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变更。文件中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本文件及其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获得本文件的机构或个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