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投资: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热门板块怎么走?

好买说:随着美联储加息落地,星石投资认为,5月股市行情将产生分化,需要寻找结构性机会。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如何影响市场?

观点:海外市场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中小银行危机和商业地产风险,前一段美股反弹反应了美联储加息结束的利好,但对这些风险的定价可能不足。

海外市场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大家普遍预期5月份是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美联储停止加息对于市场肯定是一个利好,但是也要看停止加息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如果是因为通胀下来的同时经济表现出韧性,停止加息对金融市场无疑是非常好的事情。在前一段美股的反弹当中,市场也是这么去预期的,但是这样的预期还有一定的风险。目前美国银行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虽然美国大型银行的经营情况比较稳健,但小银行并不太平,最近第一共和银行公布一季报后大幅下跌。第一共和银行一季报反映出的很重要的信息是,它的存款流失非常严重,不得不去市场上借5%以上的高价融资,而流失掉的那些存款的成本可能只有1%左右,仅仅这一项就可以把现在的息差全部给吃完,所以中小银行面临的的压力非常大,而且这个压力仅仅是利率层面的压力,完全没有考虑到信用层面的压力。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银行可能会出清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些资产。前几年美联储低利率的阶段配置了大量的长端利率债,利率大幅上升之后,这些债券的价值要打很大一个折扣,这会导致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面临着非常大的账面损失。如果把这些资产全部兑现的话,相当于一次性兑现可能上百亿美元的损失。因为这些资产在账面上可以不计损失,如果计入存款持有到期资产,银行可以不用记进入账面价值波动的损失,如果把它兑现掉,可能一下子计提巨额的亏损;不计提的话就要以非常高的融资成本从市场上借钱,会面临非常严重的经营性亏损。

在这样一种局面下,小银行时时刻刻担心存款流失,必然要收缩它的信贷,对整个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虽然单家小银行的信贷投放量有限,但总量并不小,所以美国现在面临一个信贷收紧的局面。从乐观的角度来讲,信贷收紧有利于美国的通胀下行,但是也要付出整个实体经济急剧收缩的代价。除此之外,美国商业地产的风险其实也在逐渐暴露。

海外有这样一些风险的情况下,而且前一段美股的反弹更多反映了美联储加息结束的利好,但对这些风险的定价可能不足,海外还是有一定不确定性。

对5月股市行情有什么展望?消费行业会有新行情吗?

观点:二季度经济复苏的情况会明显改善,不同行业之间分化比较大,需要寻找结构性机会。从确定性的角度看,我们更加关注内需相关板块的机会。消费行业的确定性相对比较高,但股市进入盈利驱动阶段意味着行业内部也存在分化,落实到具体个股上还需要更为精细的挖掘。

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年报和一季报已经公布了,整体上看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压力比较大,主要是年初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因。从宏观指标上看工业企业利润也是相对偏弱的,跟整体宏观经济处于谷底复苏的阶段有关。

向后看,二季度经济复苏的情况应该会有明显改善,但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化可能也比较大,例如,线下服务业的景气度非常高,以出口链为代表的制造业还有一定压力,地产销售正在恢复但开工还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与房地产投资相关的水泥、钢铁需求还处于比较弱的情况。

定性来讲,二季度我国经济会比一季度有明显好转,行业之间的分化意味着需要寻找结构性机会。从确定性来讲,内需相关的行业的确定性可能是比较大的。海外方面依旧存在一定风险,美国银行业危机导致美国信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收紧,放贷标准也有所提高,对美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冲击。叠加美国商业地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海外的需求依旧有压力。我们认为二季度是风险与机遇共存的阶段,更加关注与内需相关的板块投资机会。

消费行业的确定性是相对比较高的,估值也处于比较适中的位置,行业内部的投资机会还是值得挖掘的。目前消费行业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不同公司的股价也开始表现出明显不同,这其实说明市场正在进入业绩验证的阶段。2022年11月至今年3月板块内基本是同涨同跌的,因为驱动在于市场预期改善。现在股价表现分化则表示进入到了业绩验证的阶段,有些公司业绩兑现的比较好、景气度恢复的比较好,股价表现就相对好一些。从大的方向上来看,这些行业过去几年的供给收缩较为严重,现在看到需求恢复的不错,后续超预期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但落实到具体个股上还需要更为精细的挖掘。

怎么看待新能源板块和人工智能板块未来的走势?

观点:新能源板块性机会要等待供需格局转好的拐点,但板块内部已经有不少个股股价中包含了较为悲观的预期、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可以通过自下而上去挖掘。人工智能板块整体仍处于主题炒作阶段,后续板块内部的股票可能会出现分化,短期内可以吃到行业发展红利的公司可能还有一些表现。

新能源板块由强势上涨转为弱势调整的核心原因在于供需格局的变化。2022年上半年,在欧洲能源危机和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热的带动下,新能源相关行业呈现高景气状态。伴随行业高景气还有股价的大幅上涨和产业链更大规模的资本开支,部分公司在股价的相对高位进行融资去扩充产能,这些供给层面的扩张必然会在2023年反映出来。但需求层面,由于俄乌冲突带来的欧洲能源危机具有一定特殊性,并不能进行线性外推,因此2022年新能源行业的供需情况和高盈利状况可能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盈利中枢,虽然从长期来讲这些行业依旧会保持较高的增长,新能源相关行业增速未来会向常规状况回归。另一方面,这些行业的估值确实在2022年炒高了,泡沫化的部分出现下跌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从现在的点位看,新能源板块内很多股票的估值已经在历史上相对比较低的位置,很多公司的隐含预期其实已经反映得比较充分,股价中已经包含了很多悲观预期。但整个行业的供给释放过程并未完成,很多产能要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才会进入市场。

新能源板块性机会可能需要等待供需格局再次向好的方向拐点出现,但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不少个股可能已经跌得比较充分了,可以自下而上的挖掘。

人工智能是今年的一个大主题,虽然最近表现仍比较出色但也有一些标的开始调整了。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长期社会影响可能是比较大的,有点类似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革命。新产业在股票市场的表现通常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偏概念、偏主题的阶段,大家意识到了新技术的长远影响,但可能还看不清在具体标的或者具体产业的落地过程,沾上概念的公司可能都会鸡犬升天。在主题化阶段完成了之后,市场会进行调整,泡沫化会退潮,但也会酝酿出真正能兑现业绩、真正能吃到行业红利的公司。在主题退潮后,我们可以去寻找和挖掘真正好的优质公司。

其实新能源板块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在主题化阶段中市场炒作的可能是现在看起来比较边缘化的标的,而2019年后新能源的大发展中一些真正吃到行业发展红利的优质公司才有很好的表现。

对于人工智能板块也是一样的,人工智能对于生产力有重要的长远影响,但是现在还很难说具体哪些公司可以从中获得成长助力,哪些公司可以吃到产业红利,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持续跟踪观察的。

在AI发展的初期,相对来讲偏管道类的公司可能更有兑现机会。在行业发展初期,基本所有科技公司都会扑进AI的浪潮当中,可能都会去买算力、买数据,会做自己的运算。那么相应的跟运算相关的、跟管道相关的标的,会在第一波当中吃到业绩。后续更多关注的是AI落地或者应用的相关机会,比如游戏中绘画、文案类工作,包括新应用,也包括工业领域、图像智能等,这是大家目前可以想象到的应用方向。但具体怎样的商业模式,怎样能够提升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现在还不是特别清楚。总的来说,短期内可能能看到的还是偏训练和管道类的标的,这些公司的业绩可能会相对到来得更快一点。

目前人工智能仍是在主题炒作阶段,最好的炒作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后续板块内部的股票会出现分化,极少数在这个阶段可以吃到红利的公司可能还有一些表现,但板块内部更多的是依靠概念上涨的公司,这些公司涨幅最大的阶段应该已经过去了。

怎么看待中特估行情?

观点:除了盈利以外,央企还承担了社会责任,这可能是他们常被折价的原因,但目前关于逆全球化的讨论越来越多,过去被市场无视的央企战略价值现在重新被挖掘出来了,意味着原先央企的折价至少要修复掉。

央企之所以被折价,是因为除了盈利以外,央企还承担了社会责任。比如,三大运营商在一定的时期需要提速降费,实际上是为了扶持国内的互联网应用方面的产业,给产业提供更好的基础环境。此外,我们国家的网络覆盖是非常好的,在一些边远的地区没有多少流量的地方,运营商也要去建基站,本质上承担了一定的公益职责。不仅如此,它可能还需要承担一定引导整个国家相关IT设备产业发展的职责。实际上,他们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单纯从短期的盈利角度来讲,这些工作可能并不是最优解,也不是资本市场喜欢的,但从综合的长期角度来讲,这些事情无疑是符合全国利益和运营商自身的利益。

目前很多的大型央企的估值出现修复,也是跟全球的政治经济环境有关。贸易摩擦以前讲的更多的是全球化,全球化意味着有非常重要的产业地位,但是现在的时代可能不一样了,逆全球化的讨论越来越多,除了自身盈利上的价值以外,所有关键环节的战略价值应该得到重估。跟贸易摩擦之前不一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使得过去市场无视的战略价值现在重新被挖掘出来了。原先央企的折价至少要修复掉,至于是不是溢价,市场可能会再重新去讨论。

如何看待互联网港股的投资机会?

观点:在整个行业的系统性估值修复完成后,投资机会出现分化,能够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当中做出贡献、抢占到新的生态位的公司可能就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从去年底到现在,互联网港股估值修复也不小了。从大的方向来讲,过去几年互联网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估值处在非常低的位置。现在互联网相关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优化和调整,对应的这些公司的估值也有一些修复。但是进一步来讲,互联网企业也需要越来越多配合国家大的战略,过去那种依靠资本优势进行城市扩张的行业模式可能不会再回来了。互联网企业需要去做一些能提升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或者能拉动生产力提升的事情,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互联网企业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可能是决定不同的互联网企业长期命运,或者股价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整个行业的系统性估值修复完成后,投资机会出现分化,能够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当中做出贡献、抢占到新的生态位的公司可能就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美联储若结束加息,如何看待后续商品价格的走势?

观点:后续商品价格的走势还是要看美国经济下行和美联储是否转向宽松的情况。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年内美联储会出现降息,基准预期假设在于通胀逐渐下行且经济相对有韧性,但实际情况可能不同,美联储可能会在结束加息后保持利率在高位。最终是否降息可能取决于美国经济会不会出现加速衰退,这个风险可能是不能排除的。如果美国出现了快速衰退,商品短期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通胀下行且美国经济还可以,那么商品价格可能没有明显下行;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相对宽松的过程中刺激了需求改善,一些商品价格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上涨。

如何看待前期市场关于通缩的担忧?

观点:通缩的担心有点杞人忧天,国内需求偏弱是阶段性的,供给端也不存在明显过剩的情况。

通缩的表述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今年一季度CPI表现偏弱主要是受到疫情和猪肉短期供需失衡的影响。一季度国内需求偏弱更多的是阶段性情况,二季度其实已经有很大改善了,例如酒店价格大涨并不存在通缩的情况。除了需求情况,我们还需要看到供给端的变化,4万亿刺激之后国内供给出现了比较长时间的供给过剩,2011-2015年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这段时间的通缩压力比较大。但目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制造业的投资在过去几年确实有一定恢复,但主要恢复的是出口比较好的产业,例如新能源产业的资本开支、产能扩张,总体上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其实和4万亿后的情况是没办法比的,大部分传统产业的新增产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并不存在供给严重过剩的局面。

怎么看待后续国内的流动性?

观点:国内流动性还将保持宽松。

国内的流动性一直是比较宽松的,央行继续支持经济复苏是比较明确的方向。现在国内经济有一定的恢复但还没有完全回到常态,房地产这些领域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改善的持续性还是有一定的压力。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预计流动性相对宽松的局面并不会有很大改变。并且,我们国家的通胀压力并不大,一季度国内CPI其实是偏低的,我们现在完全有空间去实施偏宽松的货币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星石投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