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V纪源资本对话Wish CEO 严峻:跨境电商资深玩家的变革之路

好买说:在跨境电商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GGV纪源资本认为,首先得有本地化团队,不要踩到本地红线,同时要了解本地政策,了解当地人民的消费习惯,才能在跨境电商市场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今天的《创业内幕》,开季的第一位嘉宾严峻(Joe Yan)有两个职业身份,他既是GGV纪源资本的运营合伙人,也是GGV被投公司Wish的CEO。

除此以外,凭借在电商行业10多年的经验,Joe作为GGV的运营合伙人所关注的主要投资赛道,也集中在消费端/消费领域偏电商相关的项目。

对比前10年做跨境电商,当下的市场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对于电商的运营分工、电商领域跨境出海的复制和推广,Joe有哪些宝贵的见解和经验?

作为一个资深电商老兵,对于想要做跨境电商的创业者Joe又有哪些建议?

今天,我们就和Joe一起,聊一聊他的职业经验,以及对当下跨境电商创业者的宝贵经验。


Lily: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创业内幕,我是主持人Lily,欢迎大家又回到创业内幕。经过了两个月的等待,开季第一位嘉宾一如既往重磅。今天我们请到的这位重磅嘉宾,他不仅是一位非常知名的创业者,又是大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他就是我的同事——来自GGV纪源资本的运营合伙人Joe。当然他现在还有个更重磅的身份,那就是GGV被投公司Wish的CEO。先请Joe做个自我介绍,并且介绍下Wish这家公司。

Joe:

大家好,我是Joe,在GGV纪源资本担任运营合伙人,同时也是Wish的CEO。Wish成立时间已经比较长了,一直是一家全球移动跨境电商平台,以跨境电商为主,最主要一点就是,我们过往的时间一直在跟中国很多供应链和商家打交道,去帮助中国包括其他亚太地区还有欧美的一些商户,让他们的商品能够接触到全世界的用户买家。

Lily:
您执掌Wish之后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Joe:
首先,要保证团队跟业务的稳定性。我觉得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管理层的变动包括CEO层面的变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管是核心管理层,还是在公司整个层面,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局面是前提。

其次,要让大家真正意义上统一思想。在保证团队跟业务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要让大家能够知道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和短期业务聚焦。Wish虽然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我们整个规模并不像非常大的这些科技公司那样大。对我们来讲,如何去合理分配并利用好手头资源,合理地去形成一些聚焦,真正意义上能够在业务上面做到短期找到突破口,同时又能兼顾长期发展策略,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Lily:
您有什么特殊举措来提升士气吗?

Joe:
在Wish,每个人都对公司愿景有非常坚定的信念,大家的士气源自于,怎么去践行对公司有高度的认同感,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前提。基于此,每天想办法去创造一些比较快速的速赢、小赢,让大家真正意义上能够体会到点点滴滴工作对公司产生的一些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懂得去庆祝一些速赢、小赢,不断地去提升整个公司的士气,让大家从速赢、小赢再到比较长期的赢。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感觉之后,我觉得整个公司的士气自然而然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提升。

在文化建设上,我们也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我们今年每隔两周就有一个Wish Wednesday,有点像一个公司全员大会。在全员大会上,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我们有很多和员工之间的主动沟通,这个沟通涉及我们内部的项目或者业务进展情况;另外我们有大量时间安排在问答环节,我们所有管理层是面对我们所有员工去进行非常透明的沟通,以此解决大家的一些疑问。

同时Wish Wednesday也是很好的一个场合,能够真正意义上让大家聚在一起,尤其是现在还是存在大量在家工作的情况,很多同事也是借此机会出现在办公室,通过这样的小规模大规模聚会,聊天,社交。我们就是在创造这样一些场合,让大家有一个和公司和同事的互动。

Lily:
其实在疫情催化下,有很多电商都在蓬勃发展,比如拼多多也去开了美版,而且最近在大幅发力。面对这些在美国的新秀带来的压力,Wish有什么样的应对方法?

Joe:
我觉得作为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电商公司,从来不缺的就是竞争。电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高度竞争的赛道,你不可能指望没有人真的会进入这个市场。我们会关注于竞争,尤其是一些细分市场里面进来的一些新玩家,对于我们而言,我们也在看一些特定市场上,别人到底在用什么样的玩法,这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跟学习的过程。

但是我想说的有一点就是,放眼全球的电商市场,虽然它不缺竞争,但你也很难找到一家真正意义上全球市场通吃的公司。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里,每一个细分领域里,可能都有一些相应玩家。回看Wish的商业模式,我们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都有买家跟客户的一个电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去发挥我们在不同市场里的自身特色,怎么能够关注好我们自身的客户群体,去提供更好的产品跟服务,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是更关键的一件事情。

当然竞争永远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在不同市场去制定相应差异化竞争策略时,需要去考虑的。我们也很享受竞争的过程,因为竞争本身也能够帮助我们去成长。另外一些相应的平台新进入者在做的很多事情,其实和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事情非常类似,某种意义上也给了我们比较强的信心,说明大家都认定这个方向是一个对的方向。尤其是从跨境跨国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个市场本身还是一个巨大的蓝海,还有极大的增长空间,有更多玩家进入到这个市场,那我也相信大家能够一起把这个市场做得更大。

Lily:
疫情之后,美国的通胀是非常厉害。过去Wish的主流客户主要是在二三线城市,那随着通胀的加剧,用户有没有向一线城市迁移?

Joe:
如果去看我们的整个用户构成,确实主流客户主要是一些中低收入人群。另外其实全球都有一波通胀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愿意去看到一些需求的分化,而不是绝对的一些客户层面的分化。当然,对于一些相应比较明显的中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更多的需求可能都是追求极致的性价比,但这并不代表着中高端收入的人就没有相应一些需求。

如果打开品类跟类目去看,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不是买所有东西都要去追求品牌和极高品质,尤其是在一些类目里比如家居类尤其明显。很多买家/用户不管收入怎样,在购买这类商品时,有时候也只去考虑到性价比,而不是知名品牌和高端品质。所以我们看到,比较显著的通胀本身对我们是会有一些利好的,因为大家能够真正意义上更多考虑一些高性价比的商品。人的天性还是愿意去省钱的,大部分人的意愿还是在这,所以只要你能够提供相应性价比的商品,这个需求肯定是在的。

Lily:
其实您在电商行业里有10多年经验,您觉得对比您那时去做跨境电商,市场有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吗?

Joe:
我比较幸运能够在早年间参与到几段跨境电商的发展过程中,这对我的经历,包括今天在做的事情都是帮助巨大的。其实从今天回看十年前,跨境电商整个行业的成熟度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我觉得这体现在几方面:

第一,那时候用户/买家端更侧重于能否买到某一样东西,对省钱和服务的诉求反而没有那么高。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买家在做跨境购买的过程中,心智会变得更成熟,大家对于商品品质、服务等级等的期望值提高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从供给端到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物流,真的要比过去好太多,跨境发货收货时间被大大缩短;

第二,现在支付方面现在很难是跨境电商的发展瓶颈,然而十年之前,很多用户都被卡在支付层面,没有办法去完成交易,现在这个支付环节的阻力基本没有了;

第三,最早加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整个行业都是纯PC时代的,大量用户还是在PC上面,后来经历了从PC到移动端的迁移过程。Wish其实是移动端电子商务平台的一个先锋,当年创立这家公司的时候,大量红利来自于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Wish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电商公司,真正意义上把各方面所有体验都迁移到移动端上面。

Lily:
在中国,像阿里巴巴这种超级巨头,它其实都有这种前置仓/保税仓,Wish在美国也会有这样的布局吗?

Joe:
我觉得今天来讲比较骄傲自豪的一个点就是,Wish在过去这些年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物流网络。不管你是前置仓,是在海外市场,还是在我们中国的整个集货仓,我们的目标其实很简单,一方面希望能够缩短整个物流的时效时间,另一方面是要给用户提供一个相应更好的、更稳定的体验。其实跨境电商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当你收到货的时候,你都忘了你订过商品。怎么去提供一个更加可靠、值得信赖的物流方案,其实是我们很大一个目标。

另外一点,回到怎么去赋能我们的商家端,如果你想在更大范围上去增长你的供给,你一定要去降低商家进入到平台的阻力,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跨境电商里面,物流是最复杂的一件事情。可能卖到一个国家没有那么复杂,但如果要卖到10个、30个甚至60个国家的时候,这件事情对于一个普通商家来说挑战就非常大,对于整个平台来说,Wish就更愿意去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怎么能够更好地去投资,更好地去建立这样的基础设施,帮助我们的商家更多关注在自身的选品和经营,我们去帮他把一些基础设施问题解决掉。

Lily:
其实在电商发展上,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是最难的,但在中国多年的电商教育下,这在中国已经不是问题了。然而在美国亚马逊买东西,甚至能够一个月才到,那种物流在中国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现在疫情后,卡车司机、物流变化会不会加剧了这样的挑战?还是说现在人们都没工作了,物流变得更快捷了,是哪一种情况?

Joe:
其实这是大家一直都在讨论的问题。在中国生活,很明显能感觉到在整个大环境下面,能够体验到一个极大的便利性,而在海外很多电商市场上购物,是没办法体验到和中国这边购物同等的服务的。我觉得很大一个点体现在整个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我个人的观点,它的前提和人口密度极度相关。每一个市场要去建立一个基础设施,不管是为电商服务,还是为其他类型的商业模式服务,最终还要回归到它是个商业行为,它整个经济模型怎么能够成立的。如果你没有在一个很高的人口密度情况下,很多经济模型本身是不成立的,如果你非要提供一个非常便捷快速的物流方案,那对于一个商业公司来说是没有办法盈利的。

回归到经济上面,到底怎么样是一个最合理的方式,就要看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市场,因地制宜。刚才讲到人口密度,它本身线下的零售也好,其他基础设施也好,形成的这样一些购物习惯,跟它自身对于一些这种服务的期许,可能也会跟中国很多消费者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鸡生蛋,蛋生鸡,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它自然就形成了一个适度的服务,或者适度的基础设施的搭建。

另外我觉得一个相对标准化的地址库,对于物流特别是最后一公里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基础。一个商业模式在某些特定的市场成立,一定是有它的原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整个成本,在整个电商的单位经济模型里面,我觉得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一些新兴市场上面,今天用户的整个客单价,比起一些发达市场来说可能还有距离,在成本项这一端怎么能够去更好地做控制,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通过规模去实现你的整个盈利性。

Lily:
其实Joe作为 我们的运营合伙人,涉猎的领域是非常广的,不局限于电商,请您给大家分享一下,您在GGV主要瞄准哪些赛道,主要做什么?

Joe:
我自己之 前在GGV所关注的点,跟我过往经历跟背景会比较相关,更多还是会聚焦在消费端/消费领域,尤其是一些比较偏电商相关的项目。另外我自身经历里面也有很重要的一个标签——国际化和跨境,所以我也会看一些公司,不管是中国的公司出海,还是亚洲的公司到欧美去,还是欧美的公司想进入亚洲,甚至会有一些针对新兴市场像拉美、印度等地和消费相关的项目。

另外一段经历,我其实在Fintech(金融科技)也做过,它本身也是我个人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赛道。其中会有To C,也会有To B,不管是To C还是To B,我觉得在Fintech领域,GGV也在花比较多的时间,看特定的一些市场里涌现出来的机会。我本人不管是在看一些新的项目,还是跟一些 Fintech的被投公司,也是能够去帮助他们怎么样从中看到一些成长的机会。Fintech还有一点是它在整个go to market(进入市场)上面,特别是 To B 的Fintech,在进入市场上和很多SaaS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其实在Fintech领域的进入市场里有比较深的一些钻研,也和GGV的SaaS类被投公司有很多这样的沟通,尤其是他们进入到海外市场,不管是东南亚、美国,怎么能够去跟他们一起工作,帮助他们去看进入市场的一些策略,怎么去搭建整个营销体系,这个是我比较多聚焦的地方。

Lily:
这两年跨境电商异常火爆,请您作为一个资深电商老兵,给想要去做跨境电商的创业者给点建议。

Joe:
我觉得对于中国的创业者,不管是跨境电商,还是中国的互联网出海,我自己感同身受的一个不一样的点在于,对比前些年,你再也没有办法坐在中国看全球了。过往红利是在一个相对比较粗放式的增长空间,你不需要做很多精细化的东西,可能只要把你的产品做出来,把货铺上去,通过一些数据、一些转化,不断地去优化你的供应链,最终可能实现了跨境电商的业务模式。

但是今天,不管是自己做平台,还是在平台上面做卖家,已经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完全坐在中国去看,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相对比较大而成熟的公司来说。我觉得更多是从一个从中国看全球的模式,变成一个更加注重在地化、本地化的模式,这是一家公司能走得更好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需要创业者们能够有本地化的团队,能够更好地去了解本地化的需求,通过一些本地化的市场得到反馈,迭代你的产品,优化你的供给,因为你可能没有一个供应链优势。

再者是你对用户的理解,包括本地市场的一些进场规则、法律法规的了解,这对于一个中国企业要走到海外去,能够有一个更持续长久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尤其是关于文化层面的东西,我觉得中国的公司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跟包容度,对于整个公司在地化跟本地化的发展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特定市场里,你可能需要很多本地化的人才,难免涉及到一些文化上面的潜在冲突,怎么能更好地让公司文化更加多元更加国际化,吸引更好的人才帮助你在本地发展成长,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

Lily:
谢谢Joe 的精彩分享,其实大家要想出海,首先得有本地化团队,不要踩到本地红线,同时现在还有一些挑战,比如要了解本地政策,了解当地人民的消费习惯,这些都很重要。

如果大家想要做跨境电商,可以试用GGV投资的一系列产品。客服和SaaS系统可以用店小秘;AI机器人可以用Wiz.AI;你要想做个其他国家人的人脸图,可以用我们的AIGC工具ZMO;供应链的柔性可以用飞榴。当然如果您愿意选择GGV作为您的战略合作伙伴,也可以得到Joe的一对一沟通和交流。我也相信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和挑战,坚韧的创业者们可以在海外打开一片天,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按照我们节目的惯例,最后请您给我们的听友推荐一下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一部剧。

Joe:
前两年我看了一本书,我觉得对我自身的影响很大,不仅仅是在工作中,更多是对人生的感悟。它是一本外文书,也有中文版,叫《百岁人生》,里面讲了很多关于人类怎么去思考自己的寿命,怎么能够在一个百岁人生的前提下,去规划好自己整个人生。它给我的最大感触是,不要觉得自己老了,要永远保持自己的年轻心态。如果把人生放在一个百岁的时间窗口里,我们才刚刚启程。尤其是我想寄予很多在中国互联网跟科技行业里面工作的同仁们,大家要明白,年龄还是能够给自己增加很多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厚度的,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点、不同阶段有一个爆发跟成长。

我非常推荐这本书,我觉得它给了我很多正能量,让我在看待自身的发展时,能够更有耐心,真正意义上去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去看待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去规划自己的一些长期目标。我觉得人有了长期目标以后,做事情就会不骄不躁。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GGV纪源资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