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杀”+“裁员潮”,美股会遭遇第二次互联网泡沫吗?|好买私募日报

 

长期以来,科技巨头都被视为美股长牛行情中的主要贡献力量,推动标普500指数屡创新高。2020年9月,五大科技股市值总和已经占到标普500总市值的24%,创下纪录新高。

但在经历了今年的多次暴跌行情之后,疫情初期强劲增长的科技股风光不再。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政策转向,加上通胀高烧不退、美元走强、消费者支出放缓,科技巨头们在业绩压力下开始纷纷削减开支、冻结招聘,硅谷“寒冬”来临。美股三季报显示,在10月的最后一周里,FAAMG市值合计蒸发超3500亿美元。

随着10月CPI增速的放缓,美股出现持续反弹。一些投资者开始寄希望于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同时也有投资者提及20多年前互联网泡沫的历史,认为当前情况不应过于乐观。“业绩杀”与“裁员潮”的阴影仍未散去,美股科技股会遭遇泡沫破裂吗?近期的反弹又能否延续?

01

科技巨头的“业绩杀”才刚开始?

本次财报季,以FAAMG为代表的科技类公司业绩表现差强人意:Meta净利润同比暴降52%,微软营收增速降至5年最低,谷歌增速跌回2013年最低水平,亚马逊则全面低于预期。

这些公司的股价在财报公布后持续走低,除了三季度业绩引发投资者担忧外,在大盘当中占据较大权重也是重要原因。由于科技股在美股中处于主导地位,当市场波动加剧时,该板块震荡幅度往往比大盘更为剧烈。

在整体营收下降之际,大型科技公司面临削减成本的压力,科技行业的裁员潮正在袭来。

02

裁员潮来袭,硅谷迎来“寒冬”?

虽然当前美国的非农数据显示失业率还在低谷,但对于科技企业来说,凛冬已至。在美国和全球宏观经济恶化、高通胀、高借贷成本等因素的推动下,科技公司近几个月来纷纷宣布冻结招聘或裁员。

在马斯克宣布收购推特后,他宣称将砍掉公司一半的员工人数。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和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宣布裁员1.1万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13%。根据Layoffs.fyi的数据,截至11月,今年已经有853家科技公司宣布裁员,裁员总数超过13万人。

数据来源:https://layoffs.fyi;数据日期:2022.1.1-2022.11.20。

大幅裁员背后,是科技公司近年来的迅速扩张。在经济向好、货币政策宽松时期,人们更为依赖科技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在疫情的前期,表现更为明显。但随着美联储收紧政策引发的经济衰退风险,通胀的持续飙升,科技公司的高收入难以为继。

频发的裁员消息也压制了投资者的信心,相关科技股股价出现下跌。而美联储前所未有激进加息,对于科技成长股的表现也相对不利。根据美银11月全球基金经理人的调查,基金经理们对科技板块的配置达到2006年以来的新低。

数据来源:BofA Global Fund Manager Survey;数据时间:2022年11月

03

科技股泡沫破裂还是周期终结?

对于美股科技股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依旧是美联储政策走向和经济衰退的预期。

在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上,鲍威尔表示加息终点将更高,加息时间将更长,未来经济软着陆可能性更低。华尔街各大行对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的加息幅度预期存在较大分歧,但分析师们的共识是,美联储目前不会给予任何放缓加息步伐的承诺,讨论暂停加息还为时过早。

在加息持续及高通胀的背景下,股票市场整体估值出现回落。尽管10月CPI放缓幅度超过预期,但通胀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因此利率或将继续上行,衰退风险也依然存在,短期内科技股仍会受到一定压力。

但长期来看,科技板块当前估值水平已经接近历史底部,机构对科技股的持仓也处于较低水平,在加息预期被市场充分反映、宏观形势有所改善后,基本面没有实质性恶化的高质量成长板块的弹性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文中观点不代表平台投资意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