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聚投资李泽刚:当前市场整体机会仍然大于风险

好买说:8月A股分化仍在延续,不同指数、风格涨跌不一。李泽刚认为,当前市场的整体机会仍然大于风险。产业升级是当下时代选择,未来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将更多地集中在产业升级的方向中。

市场回顾

8月A股分化仍在延续,不同指数、风格涨跌不一。上证综指震荡回升,累计上涨4.31%,创业板指显著调整,跌幅超过6.57%,创业板指相对于上证综指的超额收益快速下行;中小盘股表现继续优异,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分别上涨7.21%和6.42%。随着中报业绩的陆续披露,盈利弹性大的周期类行业表现持续优异,采掘、有色和化工行业大幅上涨,但前期表现优异的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通信和电子等行业持续承压。

中报已披露完毕,上半年全部A股净利润增速为43.5%,由于基数的原因,较一季度小幅下降10.1%,但剔除基数影响后,业绩仍然维持较高的增速。科创板、创业板增速略有下行。科创板两年复合增速由74%下行至66%,而创业板两年复合增速由24%下降至18%。

近期的经济数据以及政策走向,显示经济下行的压力在不断加大,投资者对未来的盈利预期开始转向悲观。尤其是中游制造业,在最近较高的上游价格、较高的海运价格的影响下,我们预期三季度盈利将会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尤其在一些竞争充分的行业,因其成本转嫁较难,导致盈利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从宏观面来看,疫情的反复,服务业首当其冲。8月服务业PMI大降至荣枯线下,制造业PMI持续下降,内需降幅持续大于外需。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小企业PMI连续处于收缩区间,就业指标继续走弱,小企业景气仍低,就业形势恶化,这与此前大宗商品价格以及航运价格持续上涨的结论一致。

另一方面,由于东南亚的疫情原因,以越南为代表的多个国家的工厂停工,出口订单仍在回流,出口韧劲还在,对宏观面有一定程度支撑。同时,流动性的边际宽松也有利于市场。总体来看,当前市场的整体机会仍然大于风险。

目前市场也在关心A股成交量的问题,随着量化产品规模的提升,对市场的成交量贡献也是巨大的。今年的市场尤其适合指数增强的量化基金,从平均收益率的角度好于主动型的基金产品,各个渠道也在大力推广量化产品。当下市场的放量成交额有较大的贡献来自于量化基金。根据券商的预测,1万亿的量化基金规模,大约单日贡献4000亿的成交量。因此市场担心现在的量化基金策略同质化严重,趋势被超级强化,从个股以及公募基金的波动上得到验证。

易主席也表达,在成熟市场中量化交易、高频交易比较普遍,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定价效率的同时,容易引发交易趋同、波动加剧、有违市场公平等问题。我们判断,量化交易加大了择时的难度,因此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策略展望

今年以来,市场正从纯粹的“抱团取暖”向着更注重估值盈利性价比、挖掘景气低估个股的新趋势方向转变。最近政策积极扶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关注“补短板”、“锻长版”、“填空白”领域的制造业公司,其主要分布在机械、化工、医药、电子、电气设备等方向,和我们此前的布局比较一致。

我们认为产业升级正是当前中国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目前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转变,要求我们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产业升级的方向包括两个:一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主要集中在数字浪潮和能源革命两个领域。二是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与改造升级,实现专精特新、国产替代、产业数字化普及。我们认为,产业升级是当下时代选择,未来A 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将更多地集中在产业升级的方向中。

下阶段我们继续维持此前的策略,聚焦成长,寻找隐形冠军。继续自下而上,将研究聚焦在一些景气度高的行业、细分行业龙头,国产替代正在开始,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完成的标的上。

关注景气行业:主要方向为持续涨价叠加产能释放的周期品行业(化工和有色)、芯片需求旺盛推动半导体及设备材料的半导体产业链、AI/智能制造/汽车IT/云计算等计算机方向、碳中和政策推动的光伏及新能源车产业链,包括产销两旺的自主品牌渗透率提升机会、订单+产能扩大驱动高景气的国防军工板块。

关注成长:从配置上寻找市场低估值的隐形冠军和高景气赛道的优质龙头。考虑到目前我国产业的优势在制造业上,我们将重点研究集中在材料、电子、医药、化工、电气设备、机械、新能源等行业上,从中寻找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成长性标的。同时基于国内庞大的90后和00后消费群体,除了已经形成显著竞争优势的传统品牌以外,我们也关注部分悄然崛起的“国货潮牌”,总体注重“高品质、个性化、数字化”的偏好。

关注主题:主要集中在软件、硬件的自主可控、鸿蒙操作系统带来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投资机会、电子、新能源、汽车等材料的国产替代、碳中和将会给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明显的投资机会,我们未来重点关注光伏、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链的投资机会;配套电力的基础设施,例如特高压及储能技术的投资机会;碳吸收相关前沿技术以及碳交易带来的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和聚投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