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宏观、地产、贸易摩擦,基金经理都在看的经济学家都说了些什么?

好买说:专注于追踪、分析和预测中国经济走势的高善文,在今年出版的《经济运行的真相》一书中,分享了自己的经济分析体系和思路,面对纷繁复杂的数据我们要有全局观,要抓住关键变量从细微处入手,大胆提出假设并做尽可能详细的分析,拿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宏观方面,你会看谁做的研究?”这是好买在调研基金经理时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而答案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名字,就是高善文。
作为国内重要的券商首席经济学家之一,一直以来,他每每对宏观经济进行解读和展望,都会在业内受到诸多关注。
专注于追踪、分析和预测中国经济走势的高善文,在今年出版的《经济运行的真相》一书中,分享了自己的经济分析体系和思路。本书既概述他的宏观经济研究方法总论,也就近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与难点,包括通货膨胀、产能过剩、房地产与城市化、影子银行、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本期《开卷有益》,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也将书里的精华内容,和读者一起分享、探讨。

1

研究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知道蚂蚁是靠气味来识别路途的,但非洲有一种蚂蚁不依靠气味就能找到回巢的路。为了解释这种蚂蚁是如何做到的,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其中一种理论认为这种蚂蚁体内有一种类似计步器的构造,当蚂蚁离开巢穴,计步器就开始工作统计步数,然后当蚂蚁找回家时计步器就开始反向工作直至清零。

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研究方法的第一步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第二步就是提出理论,做出猜想。为了解释面对的现象,我们提出一个假说,提出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在逻辑上要能够自圆其说,能够解释所面对的现象。

但是计步器假说提出的几十年里人们都不知道它是否成立。前几年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试图解答这样的假设是否正确,它的办法是将蚂蚁分成两组,第一组把蚂蚁的腿截短一半,把第二组的腿延长一倍,第一组的蚂蚁到了中途就开始转圈,第二组跨过巢穴继续向前走。这里我们看到了研究的第三步和第四步,从假设和理论出发,从内在的逻辑出发,提出一系列的预测,这一系列的预测本身是基于理论的内在逻辑推演的;第四步就是系统性的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并把这些经验、事实和证据与预测相对照。

2

市场≠经济

学术的角度,经济研究可以专注于一个点,深入剖析内在机理,但市场研究的终极价值提供对未来的准确预测,这就使得从学术研究过渡到市场研究面临两个困难,一是未来并非过去的重复,二是准确的预测需要对现实和历史做全面且无重大遗漏的认识和把握,而学术通常专注于一点,这也制约了预测的能力。

现阶段商业领域的宏观研究的取向和方法是和学术领域的研究存在基本差异的,主要体现在:一是数据把握要尽量的全面,深刻的片面分析有巨大的学术价值,但在商业领域没有意义,全面的数据把握不够深刻,但也许能有更好的全局观和预测能力;二是重点关注方向和趋势,而不过分计较数值的大小和误差,不过分计较琐碎的细节,例如政策立场偏宽松或者相当宽松,这是重点,至于加息次数、贷款规模则相对次要一些;三是在横截面上做好数据的交叉验证和横向比较,不轻信单一的数据来源。

对于短期数据的分析,从较长维度来看可能是扰动,但短期来看可能就是关键趋势,一般来说对于短期分析,把握横向数据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并且可以相互印证,且一件事情的发生一定会留下一些痕迹并在不同领域都有所表现。例如总需求在扩张,那么在进出口、价格、利率、信贷、产出、资本流动、汇率、企业盈利等层面都会有影响,通过对广谱数据的观察可以剔除局部扰动,保留对大趋势的合理把握。

所以市场研究通过分析历史案例和经济周期,在未来能够重复的基础上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预测。

3

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我们最熟悉的划分经济周期的模型是美林时钟,美林投资时钟本质上是经济周期理论的延伸,根据两个核心指标,产出缺口和通胀水平的划分成了四个不同的经济阶段,分别是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关注在四个阶段中债券、现金、股票和大宗商品的表现。但对于美林时钟在中国市场的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周期中明显过热和衰退是主要阶段,分别占据了44%和27%的时间,复苏和滞胀两个相对平缓的周期出现时间很少,频率也低得多。这反映了两种现象,一个是逆周期的经济政策在起到作用,一旦经济出现走弱迹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就开始生效,造成了周期的不连续性;另外一点,反映了在体制不完善情况下所导致的“羊群效应”,频繁地从经济过热和经济衰退中间进行摇摆。

作者提出了几条对于经济周期划分特征的观点:
①  中国的经济周期具有浓重的产能周期色彩,每轮周期持续10年左右;
②  中国经济周期由总供给和总需求两方面推动;
③  总需求中消费是内生现象,不是周期性波动的主要来源,出口除了来自国外需求,还间接体现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④  总供给由滞后的投资主导,总供给由技术、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供给决定;
⑤  假设起点总共需平衡,当冲突发生,往往都会体现出投资需求的旺盛,引发经济过热,随后投资形成大量产能释放,总供应快速扩张,但随着产能过剩最终经济下降;
⑥  在无法直接观察总供应和总需求增长的前提下,贸易盈余的周期性摆动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中国的经济周期。

4

中国的食品和总物价趋势的同步性

从去年到今年,我们自己从月频的数据跟踪也可以发现,物价指数CPI和食品分项的相关性很高,或者说食品分项指数对于CPI的影响占比很高。文中提到了CPI的波动趋势主要取决于天气的情况、粮食的歉收以及疫病,为了研究食品市场的扰动是不是中国通货膨胀的独立主导因素,有三种观点,一是食品价格波动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冷热,但这样的解释缺乏说服力,生产资料具有全球的同步性,其波动主要来自全球需求等因素的推动,很难认为全球工业品价格是由中国的食品价格决定的。二是食品市场局部供求在影响食品价格的同时引发了经济的冷热,对中国这样复杂庞大的经济体来说难以成立。三是经济整体的冷热、工业品价格变化诱发了食品通货膨胀。

5

房地产的真相

文中一共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房价的影响,指出了小学在校生数量与城市化关联的房地产需求的合理指标;第二是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供应造成的扭曲,以及中小城市和特大城市在土地供应上的差异是后期城市之间房价的巨大分化的原因;第三是房地产市场的存货度量和与此相关的房价泡沫等问题,由于人口流向分化,不同城市的存货去化速度呈现显著差异,导致了2016年以来的房价先后上涨,但反应的主要是供求失衡的影响并不具备泡沫化的特征。

6

国际贸易摩擦

回顾了中美建交后中美经贸关系以及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和目前中美关系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美国国内的三股政治力量在反对中国这个层面上达成了共识,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中美贸易摩擦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只要有相关事件的升级或缓和,A股都会给予较大的反应。文中也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观察贸易摩擦的影响,从中概股和纳斯达克指数从中美贸易初期保持了顽强的一致性到后来产生巨大分化,港股也呈现除了同样的特征。作者还从定量的角度观察贸易摩擦对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永远都是手握各式各样的经济数据去窥探经济运行的真相,每个人分析数据的角度不同自然各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面对纷繁复杂的数据我们要有全局观,要抓住关键变量从细微处入手,大胆提出假设并做尽可能详细的分析,拿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每个人都可以推开宏观经济的大门去了解经济运行的真相。

版权声明: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