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的 D.E.Shaw

好买说:德劭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一群智商过人的科学家如何在投资之外的疆域里“多点开花”,在众人皆惨淡的2018年里取得了两位数的收益(指的是旗舰基金,Composite Fund),并且凭借旗舰基金从成立至2019年的两位数的年化收益率成为业绩最好的对冲基金之一。

没有人会忽视近年来外资机构在中国私募行业的攻城略地。

三年前,瑞银资管备案了第一只私募基金,饮下外资私募在中国大陆的头啖汤。

三年后,海外顶级对冲基金纷纷落地中国,全球排名前十的对冲基金中已有6家在黄浦江边开设办公室。累计增至22家的外资私募管理人,从债券到股票到期货,从低频到高频,从单一策略到多资产FOF/MOM,拉开了一整条具体而微的产品线。

这些来自海外的顶级对冲基金都带有怎样的基因?它们又有哪些做大做强的秘诀值得国内本土私募基金管理人借鉴?

好买君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持续发布“他山系列“的各篇文章,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意,为大家推送海外一流对冲基金的专门研究,带来我们对全球对冲基金更具体更深入的观察。

本期推送将为大家介绍一个“不务正业”的德劭(D.E.Shaw)基金,讲述一群智商过人的科学家如何在投资之外的疆域里“多点开花”。 

2018年在第四季度大回撤中结束,事后大家津津乐道于桥水Pure Alpha在这样的年份仍然能够取得的两位数收益。

其实,2010年就已经在上海设立办公室,并在2019年备案第一支产品的德劭,同样也在众人皆惨淡的2018年里取得了两位数的收益(指的是旗舰基金,Composite Fund),并且凭借旗舰基金从成立至2019年的两位数的年化收益率成为业绩最好的对冲基金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这家管理规模达到500亿美金的对冲基金,其中超过290亿美金都是赚出来的。

但关于德绍基金,仅仅讲述他们如何做好投资还远远不够。因为一群非常有钱的科学家,往往并不会只满足于赚钱带来的成就感。

这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呢?

01

始于纽交所旁的6人小公司

David Shaw在斯坦福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到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任职,此后加入大摩当时新成立的用计算机模型做交易的“秘密”部门。在收到高盛的Offer后,Shaw 询问朋友Sussman的建议,Sussman先生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拿出约2800万美金说“你自己干吧!”

于是德劭(D.E.Shaw)就这样成立了。

1988年的德劭是一家在纽约联合广场办公的6人小公司,楼下是一家名叫 Revolution Books 的共产主义书店,远处纽交所的交易大厅里人声鼎沸,而德劭办公室则安静得像图书馆,只是满地布线,一不小心绊倒就会引发灾难。当时,很少有人会预想到日后的交易大厅也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变成像图书馆般安静。

30多年后,在交易所的大厅因为人员减少而日渐空旷的今天,德劭却一步一步发展成拥有1300名员工,管理着500亿美金的大型对冲基金,中性绝对收益策略和多头相对收益策略各占半壁江山。

不过,有意思的一点是,David Shaw 本人却早在本世纪初就逐步抽身对冲基金的具体工作,“不务正业”去了。关于对冲基金如何传承与交接的问题,让很多对冲基金创始人头疼。而在这里,Shaw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

尽管,目前作为创始人的他还参与公司战略规划,但早已不参与基金的日常运营。德劭基金从大类配置到策略执行都是由一个5-6个人的委员会来完成,并且已经有效执行了十多年。德劭给了我们一个创始人建立的护城河,最终顺利移交给其他成员的成功案例,而这正有赖于其人才梯队建设以及投研、风控的体系化。

02

对冲基金的Geek本色

那么,David从投资事业抽身之后在干什么呢?

他于2002年成立了德劭研究所(D.E.Shaw Research),但这个研究所的研究对象却不是量化策略或者机器学习,而是生物化学。

从帮助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系开始,他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proteins)的研究上越来越精深。尽管看上去有些“不务正业”,但德劭对冲基金不也是 David 某种程度上“不务正业”的结果吗?

David 用其计算机专业的科班知识跨学科研究了投资,然后就有了德劭基金。现在他用计算机专业来研究生物化学,然后就有了德劭研究所。而他本人也从一名对冲基金经理成功跨界科学界,成为升堂入室的顶尖科学家。

事实上,David Shaw在放手德劭基金后,并没有因此而淡出人们的视野。近十年来,他还是频频出现在新闻中,但主要是以工程师、科学家或生物学家的身份。随手列举几则相关的新闻,就足以证明他在“不务正业”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2009年被奥巴马提名为美国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两次获得 ACM Gordon Bell 这一计算机领域的著名奖项;2012年被提名到国家工程学会(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2014年被提名到国家科学学会(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而 David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也常常提到,“跨学科的碰撞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似乎是与David Shaw的创始人基因有关,德劭基金也不甘于仅仅只做投资。作为一家对冲基金, 他们其实还是最早的电子邮件服务商之一,并以此为豪。此后,他们还运营了一家投后管理软件公司。不仅如此,德劭基金还对可再生能源产生了极大热情,十几年间在全美投资建设了20多个太阳能、风能的项目,在业内处于顶尖水平。

另一方面,德劭基金也非常懂得科学地取舍。在1998年俄罗斯危机之后,他们开始加强风控,特别是在杠杆方面进行了调整。也正是这样的未雨绸缪,帮助德劭基金平稳度过了2007年的量化黑天鹅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在2010年时,德劭也舍弃了并不十分擅长的直贷策略(Direct Lending)和房地产策略,从而使得整个基金的策略更加精简和优化。

03

不务正业,多点开花

话说回,德劭自从开发了电邮服务之后,内部一度画风一转开始讨论在线零售,后来的后来,这个世界上就有了亚马逊。

这倒不是说德劭孵化了亚马逊,而是贝佐斯在1994年成立亚马逊之前,正是在德劭工作,并一直干到了德劭第四个高级VP的位置。在这之后他决心将在线零售的想法带出德劭,便创办了在线书店亚马逊。当然,贝佐斯在德劭收获的并不止是这些,还有一份旧爱——当时在德劭资本做研究助理的Mackenzie,正是今年这场全球瞩目的首富离婚案的女主角——贝佐斯的前妻。

还有一点不太为人知道的是,Google前首席执行官 Eric Schmidt 持有德劭资本 20%的股权。Eric在 2015 年通过其家族办公室持有股权时表示,此举正是看中了德劭的科技基因以及其代表的方向。

一边是低调的对冲基金,一边是高调的互联网世界,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在于其共同享有的科技驱动力和创新基因。

最近,德劭又因为做了点儿“不一样”的事情,再次成为了新闻焦点——德劭日前发布了讨伐上市公司艾默生电气的报告,举例证明管理层过去十年间的多个决策损害了股东利益。

这也让我们对德劭的“不务正业”又有进一步的认识。当许多量化基金还在纠结如何提高1毫秒的交易速度时,德劭已经开始做很多主观策略基金都没有涉足的主动股权管理(Shareholder activism)了!(所谓的主动股权管理,是指当上市公司 董事会的决策不符合股东利益时,身为“有识之士”的股东就会集结力量,令董事会改组,或是逼迫管理层下台。此处所谓股东,一般是以机构投资者 为主。)

好买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