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的罪魁祸首:生于刚兑,死于破刚兑

好买说:P2P爆雷成为了很多人的噩梦,刚兑为P2P带来了风口,同时也成为爆雷的导火索。高收益代表着高风险,投资需要理性的思考与判断,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依靠刚兑来投资。

好买说

这段时间,P2P行业给人的感受好像稍有好转,似乎没那么多爆雷的新闻出现了。

确实,出事的平台中大平台少了。七八月份的时候,原本高大上的知名P2P平台都相继出事,情况比较猛烈。当时恐慌情绪蔓延,大多数平台的资金都在净流出。金融最怕的是挤兑,七八月份大规模的P2P爆雷潮进一步推动更多的平台出问题。

近期,P2P爆雷的形态可以概括为:平台良性退出、老板不见踪影、投资人挤兑。

想起两三年前,P2P正兴旺的时候,很多投资人对10%以下的收益的类固收产品都不屑一顾,因为在这些人可供参考的时间不长的P2P投资历史中,本金收益一分钱没少过,而且时常有各种加息、送礼物等各种优惠活动。他们大概没想过哪天会连本金都收不回,更不会认为自己会成为风暴中的接盘者。

对于一些P2P投资人来说,他们既是曾经的既享利益者,也是今天的受害者。

对于P2P平台来说,它们曾是不顾中介身份不惜靠自身担保吸引投资人的依靠者,也是今天也成为投资人口诛笔伐的唾弃者。

谁是P2P爆雷潮的罪魁祸首?是畸形的投资理念,是变异的发展模式,是专业能力的缺失和道德的沦落,共同演绎了这场爆雷潮。而它这场风暴带来的启示将长久影响着我们的投资价值观。

01

全世界都有P2P

为什么中国暴雷这么多

P2P 原本是个体与个体通过互联网实现的直接借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2005年全球首家网贷平台Zopa在英国成立,2006年美国有了Prosper。而中国在2007年成立了拍拍贷,借贷双方通过网上竞拍的形式达成直联交易。

P2P说到底只是金融信息中介,而且正规的P2P公司核心在于拥有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信息透明度。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个体网络借贷机构要明确信息中介性质”,信息中介核心在于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服务。当借款人提出借款申请,P2P利用大数据分析筛选出资质和信用符合标准的借款人,并将借款人的信息公布在网络平台上供投资人自行选择。平台负责信息披露和交易撮合,投资人作出决策并承担风险。

可是在中国P2P网贷已经异化发展了很久,很多平台的定位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中介,若P2P平台为出借人提供“本息保障”,则已经变身成银行,从信息中介变成了信用中介了。加上监管力度不够、准入门槛低、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差等因素,使得P2P行业乱象丛生。而最近宏观下行,信用偏紧,管理不善、资金链脆弱的P2P平台自然会首当其冲,走在违约的第一线。

其实P2P爆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13年宏观经济下行时期部分平台就已经爆雷。2014到2016年监管相继落地,行业风险爆雷,卷款跑路事件频发。2017年年底到现在,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很多平台兑付压力巨大,加上监管加强和投资者信心下降等因素,市场又迎来了新一轮P2P爆雷潮。

02

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骗局

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发展监测报告》,上半年新发现违规P2P平台近280家,其中涉嫌虚假标的和自融的有89家。根据网贷之家的提供的信息显示,问题平台中,2013年有8.3%卷款跑路,2014-2016年爆雷潮中有64.7%,而今年1-7月份跑路的有12.4%。

违法的这些P2P,要不是快速募集资金后跑了,要不将资金用于平台的关联项目或者实际控制人自己的项目。比如,一些平台通过发行虚假标的,即虚构借款人、借款项目等方式募集资金,在宣传中也是承诺高收益,承诺保本,通过线下渠道销售其理财产品。募集来的资金往往也不是一对一的出借,而是形成资金池,最终资金的真实投向就不得而知了。

而对于一些受行业爆雷影响因为挤兑而被迫退出的P2P平台,更多是因为风控短板的爆雷,正所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总体上看,P2P的爆雷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1、风控能力较差

正如马云所说,互联网金融的关键在于有较强的大数据风控能力,可是很多P2P平台根本不具有这样的能力,只是穿着大数据的外衣。

我国的征信体系发展不发达,有信贷记录的人数较少。有公开数据显示,人行个人征信系统截至2017年8月收录自然人9.3亿,其中只有4.6亿人有信贷记录。征信体系本来覆盖面就较小,而且P2P不能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只通过客户提供的有限的材料很难做信用评估。如果平台自身不具备大数据搜集能力,也难获得外部数据库的支持,则风控能力堪忧。而且不接入征信系统意味着违约成本较低,增大了投资人的风险。

这是所有P2P平台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行业共同存在的风险点。不过在同样的背景下,不同P2P平台资质良莠不齐。

尽管P2P的最初定位是信息中介,但当国内越来越多P2P开始提供担保,深入介入资金端、资产端的时候,它已然具有了金融的属性,而金融的本质就是风险管理。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出事的平台,会发现很多创始人都不曾有正规的金融背景,有些是实业出身,有些是媒体出身,有些是互联网从业者,甚至有些实控人也只是一些普通理财业务员出身,真正受过系统化、正规化金融训练的很少。这决定了他们对风险的理解不够深入,决定了他们风控上的短板。

而在乱象丛生的P2P行业,为了争夺优质资产,一些相对劣势的P2P平台不惜降低风控门槛,这也为后续的违约和爆雷提供了基础。

2、刚性兑付的迷信

刚性兑付一直是中国资管行业的传统,也是一个顽疾。原人民银行副行长、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多次呼吁:“在财富的管理行业中,管理人只对职业准则、信息透明负责,而不对投资人的本金与收益负责,投资人本人才是投资风险的第一责任人”。 刚性兑付其实是加大了金融机构的债务负担,但是在监管机构的屡次要求之下,一些P2P平台仍以各种方式明里暗里“刚性兑付”,根本上是在迎合投资者的心态。

过去十多年来,投资人习惯了刚性兑付,像买信托那么多年,尽管有延期兑付,但很少听说本金真正损失的了。真出了事,投资人在政府门前拉个横幅,要求刚兑。对于投资人来说,这似乎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本来你秉着对他们负责的态度,告诉他们潜在的风险,可能他就不投资了。

而对于P2P平台来说,前两年,风口之中的P2P引来了大量资本的青睐,大部分P2P都是靠融资生存发展。对于这些资本来说,它们迫切需要提升P2P平台的估值,而作为互联网金融,流量是P2P最核心的资产。在行业剧烈竞争下,一些P2P平台为了吸引更多投资人的注册和购买,不惜以高息诱惑,动不动10%以上的收益,各类优惠、促销活动不断。

最最关键的是,一些P2P平台引入各类担保,让投资人有种刚性兑付的幻想和错觉。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背后意味着底层投资标的的高风险,常识告诉我们,这类资产违约率也会较高。

所以,刚性兑付乍一看是保护投资人利益,但其实只是缓兵之计,拆东墙补西墙而已。当风险积累,平台资金链断裂,给投资人甚至是整个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损失,双方得不偿失。

3、流动性紧缩和严监管是导火索

本次P2P暴雷潮离不开行业发展异化的内因,也离不开宏观环境的影响。内忧外患相加,P2P必然会率先爆发风险。

在融资环境偏紧的情况下,资质较差、能源获取能力较弱的主体最先受到影响。

纵观各类借款渠道,P2P底层的借款人资质较差,因为P2P主要瞄准的是难以得到传统金融机构授信或者难以得到理想授信额度的个人和中小微企业。这些底层的借款人本身资质和还款能力就较差,在整个市场信用风险升温的大背景下,这些主体会最先受到影响。

03

不要一棒子打死所有的互联网金融

和其它理财产品相比,P2P理财一直是高收益高风险的代名词。而大多数人之所以积极投身其中,并非真正愿意承担风险,只是被高收益诱惑,又抱着“刚性兑付“的信仰。

其实,在这次暴雷潮中,大部分人都知道投资P2P有风险,但还是被高额返利所诱惑,起初小心翼翼,但捡了第一桶金之后便大胆起来,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当暴雷潮来临,就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受害者。人们都期望高收益,想着只要赚一把就立马抽身,但往往引火上身。

因此,高额返利也就成为了P2P的惯用伎俩,例如本次暴雷潮中略有名气的唐小僧,一直通过投放大量广告以及高返佣来开拓市场,推出“投100元3天返50元”的活动吸引用户,很多产品利率均在10%以上,都是非常诱人的收益。

早在今年6月举行的上海陆家嘴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在打击非法集资过程中,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而2018年上半年P2P平均收益率高达10.2%。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投资人应该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并且应该了解所投底层标的是什么,切勿被高收益诱惑,连自己投资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最后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P2P暴雷,我们不能因此一棒子打死互联网金融,更不能因此对所有类固收产品都抱着恐惧的心情。

不麻木追求高收益,不抱着刚性兑付的信仰走天下。但对于一些风控能力强、资产质量优质、收益风险符合特征的P2P平台以及一些类固收产品,依然是值得选择的。

版权声明: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