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弱复苏,市场情绪偏谨慎 | 股票型私募8月月报

好买说:7月社融和信贷数据,无论总量还是结构,均再度有所恶化。疫情反复下,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叠加房地产信用风险仍未出清,居民加杠杆购房意愿下降,无法有效拉动信贷重回正轨。除房地产外,8月疫情和高温限电对于经济的冲击又有所加大。

7月社融和信贷数据,无论总量还是结构,均再度有所恶化。疫情反复下,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叠加房地产信用风险仍未出清,居民加杠杆购房意愿下降,无法有效拉动信贷重回正轨。除房地产外,8月疫情和高温限电对于经济的冲击又有所加大。受持续且创记录的高温天气影响,8月居民用电量攀升,水电资源骤降。用电高负荷下,多地陆续启动有序用电。四川省光伏、电解铝、锂电等行业的多家上市公司都表示受到了限电停产的影响。


 行业要闻

香港打造私募基金注册中心须改善政策

香港在过去几年陆续出台了各类吸引私募基金落地的政策,致力成为亚洲私募基金注册中心。随着特区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2018年推出开放式基金型公司(OFC)架构、2019年推出统一基金税务豁免制度、2020年推出有限合伙基金(LPF)制度、2021年推出附带权益(Carried Interest)税务宽减制度、基金迁册制度,以及对设立OFC进行财政补贴,香港已逐渐成为亚洲私募基金管理人尤其大中华地区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基金的一个热点地区。

香港中国金融协会理事江竞竞认为,与传统离岸私募基金中心比如开曼群岛,以及过去十年异军突起的卢森堡,甚至是这两年突飞猛进的新加坡相比,香港要保持过去两年增长势头,吸引更多优质私募基金来港注册,特区政府需在多方面持续优化基金设立的业态环境,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私募基金注册中心的竞争力。

一是要增加资管牌照灵活性。香港一直没有针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的专门牌照,在香港从事基金管理业务,通常都须取得香港证监会批准的第9类受规管活动牌照。但新加坡和美国针对基金投资策略不同或管理资产规模不同,向基金管理人提供更多的监管选择,并降低特定类别基金管理人的合规要求和成本。香港目前9号牌公司约2000家,因申请并维持9号牌的成本较高,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很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来港设立基金管理平台。若香港能推出专门针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或中小规模基金管理人的专门牌照(或者在9号牌中设特定的条件),并降低该等牌照的申请门槛、缩短申请时间,将大大提高香港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吸引力。

二是放宽专业投资者认定标准。除机构专业投资者,香港“专业投资者”的定义均以资产规模作唯一标准。反观一些国家的做法,对于专业投资者或合格投资者的界定并不仅限于资产规模。香港的专业投资者定义及认定标准,将很多有能力判断和承受投资风险的投资者排除在私募基金产品之外,也导致基金管理人在设计团队跟投计划时遇到法律障碍。

三是优化基金税务豁免制度。近年来,特区政府出台了统一基金税务豁免制度和附带权益税务宽减制度,但相关制度仍有不少优化空间,比如单一LP基金无法享受基金税务豁免,推定条文(deeming provisions)过于严苛等,让很多想来港设立基金的管理人望而却步。另外,附带权益税务宽减制度虽已生效多时,但申请细则尚未作最后确定,若最终申请流程复杂、披露讯息过多、审查标准过严,也会影响该宽减制度的真正效用。

四是便利私募基金跨境投资。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作为连接中国境内外资本的桥梁,过去十年里香港与内地在各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已成绩斐然。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7月底接受采访时表示,特区政府和深圳前海正在酝酿“私募基金通”,协助在港注册的私募基金只须通过简单审批手续便可到内地投资。随着香港本地基金结构的蓬勃发展,以及内地QFLP和QDLP的遍地开花,若能利用两地现有私募基金架构进一步深化香港与内地在私募基金领域的合作,便利私募基金跨境投资和资金流动,香港势必成为投资内地国际私募基金的首选注册地。(来源:《信报财经新闻》)

私募基金行业开始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发展迈进

7月30日-31日,2022中国财富论坛在青岛召开,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下的财富管理创新路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方星海出席并演讲。

我国私募基金数量和管理规模仅次于美国。方星海表示,近年来,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至6月末,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3万只,管理资产规模接近20万亿元,基金数量和管理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总体看,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已经从一个小众行业发展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发展迈进。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同时,对于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我国已成为私募基金的重要投资目的地。方星海表示,从投资环节看,新发展格局下,自主创新发展将为股权投资基金创造大量投资机会,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了多样化的赛道和投资策略选择。我国拥有众多成长性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在光伏发电、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国际优势显著,已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投资目的地。

逾八成科创板企业上市前获股权创投资金投资。方星海表示,注册制改革以来,超过八成的科创板企业和六成的创业板企业,在上市前获得了股权创投基金的投资。截至去年底,股权创投基金累计投资境内未上市企业股权、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等项目超过16万家次,形成股权资本金10万亿元。2021年投向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的本金新增超过8000亿元,相当于同期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2.7%,成为长期资本形成的重要载体。

私募基金应开发更多产品,把更多居民储蓄吸引到证券市场中。方星海说,私募证券基金要充分利用日益丰富的期货、期权产品,开发更多符合不同投资者需求的基金产品,把更多的居民储蓄吸引到证券市场中来,为市场稳定发展做出贡献。要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出发点,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增长。积极主动承担服务实体经济、增加国民财富、驱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的职责使命,平衡好投资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当前股权创投基金长期资金来源不足。方星海表示,私募基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累积了一些问题和风险。一是行业准入门槛低,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多而不精”“大而不强”,市场化头部机构数量偏少,专业化运作水平仍有待提高。部分机构合规风控意识不强,规范化运作水平欠缺,一些影响较大的风险个案,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二是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当前股权创投基金长期资金来源不足,资金募集出现了暂时性困难。三是“投早投小投科技”效果虽逐步显现,但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投早投小”能力仍有不足。头部机构的投研能力取得长足进步,但其他大部分机构的投研能力还有待提升。

推动私募基金行业坚持专业运作,支持真私募,严防伪私募。方星海表示,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证监会坚持遵循私募基金发展规律,一手抓监管,一手促发展,借鉴国际监管最佳实践,推动私募基金行业坚持专业运作、去伪存真、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私募行业期盼已久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取得重要进展,发布了《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明确私募基金底线要求,支持真私募,严防伪私募,推动各地建立私募基金综合研判会商机制,把好工商注册入口关。”

将加强资本市场国际合作 确保股权创投基金境外上市退出渠道畅通。方星海表示,随着注册制全面推进和并购重组审核机制优化,股权创投基金通过IPO和并购重组等渠道退出日趋活跃。完善“反向挂钩”政策,在减持方面给予投早投长的股权创投基金更多支持。同时,股权创投基金份额转让、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等试点创新,以及规模日益增长的S基金,都使得股权创投基金退出方式更加丰富多元。同时将加强资本市场国际合作,确保境外上市退出渠道畅通。(来源:大河财立方)


国内资管业务概览


1. 一季度资管行业概览

今年1季度沪深300指数继续走低,资管产品存量规模环比下降。今年1季度国内股市连续、快速下跌,沪深300指数单季下跌13.5%。随着市场大幅降温,国内资管行业发行热度也逐步降至冰点,整体规模在今年1季度也明显下降。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季度末,国内资产管理业务存续产品数量为17.5万只,存续产品规模为66.2万亿,分别较上季度增加6924只,以及下降1.63万亿。


▼国内资管业务总体存量及沪深300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18Q4-2022Q1

▼国内各类型资产管理业务现存规模与沪深300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18Q4-2022Q1

1季度各类资管产品存量数量继续增长,但存量规模均不同程度下降。今年1季度,包括私募基金在内的8类资管产品的合计存量数量环比增加4.1%。其中,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养老金、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存量数量环比增速相对较快,分别环比增加5.6%、4.7%和4.1%。1季度各类资管产品合计存量规模环比下降2.4%。其中,基金子公司私募资管计划、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管计划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存量规模环比下降较快,环比增速分别为-5.3%、-4.7%和-4.3%。

2.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概览

2022年7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通过数量回升,私募基金管理人存续数量同比增速回升。2022年7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和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通过数量分别为61家和73家,分别较2022年6月增加22家,以及减少2家。尽管7月市场反弹动能明显减弱,沪深300指数持续回调,但当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通过数量却环比保持增长。截至2022年7月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及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存续数量分别为9106家和14781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存量同比增速明显回升,但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存量同比仍维持负增长。

▼分类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通过数量及沪深300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0/9-2022/7

2022年7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通过数量及规模同比未见明显好转。2022年7月,国内私募基金备案通过数量为3005只,较6月增加443只。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通过数量为2218只,较上月增加336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当月备案通过数量分别为293只和494只,分别较上月增加28只和79只。7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通过数量同比下降30%,降幅较上月略有收窄。7月私募基金备案通过规模为677.7亿元,较6月增加191.6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加118.0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增加35.4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增加38.3亿元。7月各类型私募基金备案通过规模环比均不同程度改善。7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通过规模同比下降69%,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当前发行热度较去年同期仍有很大差距。

▼分类型私募基金管理人存量及环比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1/9-2022/7

▼分类型私募基金备案通过情况(备案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1/9-2022/7

2022年7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量规模环比回升。截至2022年7月,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为85344只,较上月增加1531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量规模59801.1亿元,较上月增加1947.8亿元。

▼分类型私募基金备案通过情况(备案规模)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量及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0/9-2022/7


3. 私募资管行业概览

2022年7月私募资管产品发行规模环比下降,固收类和混合类私募资管产品备案通过规模环比下降较多。7月私募资管产品合计备案通过规模463.9亿元,较上月减少57.7亿元。其中,权益类、固收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和混合类私募资管产品的备案通过规模分别较上月增加0.4亿元、减少34.4亿元、增加5.9亿元及减少29.7亿元。截至2022年7月底,私募资管产品的存量规模合计为158651亿元,权益类、固收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和混合类分别为21937亿元、117715亿元、1275亿元和17723亿元。7月私募资管产品总体存量规模环比小幅增加,其中权益类和混合类存量环比下降,固收类存量环比增加较多,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存量环比小幅增加。
 
▼按投资类型分私募资管产品备案通过情况(产品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0/12-2022/7

 

▼按投资类型分私募资管产品存量(产品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0/12-2022/7

业绩回顾


1. 好买股票型私募指数表现

7月国内大部分主要市场指数不同程度回调。其中,上证50指数7月下跌7.2%,沪深300指数下跌5.7%,中证500指数下跌1.3%,创业板指数下跌3.5%。好买股票指数单月下跌1.6%。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单月分别下跌8.4%和12.3%。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环保、机械设备和汽车单月涨幅超5%;公用事业、农林牧渔、通信、国防军工和综合涨幅在1.9%~4.0%之间;建筑材料、食品饮料、银行、社会服务、非银金融、煤炭、医药生物、商贸零售、房地产和轻工制造跌幅逾5%。

7月市场调整,主要源于宏观经济修复斜率放缓,以及局部疫情不断反复导致经济增长不断受到冲击。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制造业PMI边际回落,单月消费增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房地产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社融和信贷数据无论总量还是结构均再度有所恶化,居民加杠杆意愿不足。为了平衡疫情管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政府适度放松了疫情管理的尺度,但疫情反弹也随之增多。疫情反弹-局部疫情管控升级的情况,持续扰动企业生产经营及居民生活,压制经济修复动能。


▼好买股票型私募基金指数及市场表现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19/1/1-2022/7/31

▼好买股票型私募基金指数及A股主要市场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10/5/31-2022/7/31

2. 不同背景基金经理业绩表现分析

近1个月学者背景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业绩表现相对良好。根据好买财富统计,截至2022年8月12日,券商、其他、私募、公募和期货背景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占比位列前五,分别为35.6%、16.9%、13.5%、8.0%和6.1%。从收益角度来看,好买财富统计的各类不同背景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近一月的时间内多数取得了正收益。其中,学者背景管理人的业绩相对良好,单月回报为1.3%;实业、民间、期货和公募背景的管理人业绩表现靠后,单月回报在-1.6%~-0.3%之间。

▼近一个月不同背景管理人数量占比及收益表现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19/8/11-2022/8/12

3. 股票型私募基金收益分析

3.1. 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收益分布分析

2022年7月超半数股票型私募基金取得正回报。7月好买统计的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当月收益率的整体分布略左偏。当月有56.6%的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取得正收益。其中,取得0%至3%收益的基金占27.9%,取得3%至5%收益的占9.9%,取得5%至10%收益的占12.3%,取得10%至30%收益的占5.9%,取得30%以上收益的占0.6%。当月有43.4%的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取得零收益或者负收益。其中,取得-3%至0%收益的私募基金占26.8%,取得-5%至-3%收益的占7.5%,取得-5%至-10%收益的占6.9%,取得-10%至-30%收益的占2.2%,取得-30%以下收益的占0.0%。

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近1年总体收益状况再度恶化。随着7月市场开启调整,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近1年收益分布的重心,较上月又再向负区间折回。截至7月31日,近1年取得正收益的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的占比为25.4%,较6月下降7.1个百分点。其中,取得0%至30%收益的产品占22.1%,较上月下降5.8个百分点;取得-30%至0%收益的产品占67.0%,较上月增加6.6个百分点。近1年,四分之三的股票型私募基金仍取得负回报。

▼2022年7月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收益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2/7/1-2022/7/31

▼近1年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收益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1年8月1日-2022年7月31日

3.2. 股票型私募基金管理人月收益分析

根据2022年7月单月业绩表现情况,按照主观多头股票型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大小,我们对其当月取得正收益的产品的业绩进行了统计。根据好买财富掌握的数据,2022年7月有产品取得正收益的100亿管理规模以上的主观股多私募基金管理人有75家,较6月增加26家;7月取得正收益的产品数量合计为1444只,较6月减少657只。远信投资、复胜资产、相聚资本、睿郡资产、慎知资产和睿璞投资等管理人有较多产品当月取得正收益,且平均正收益水平排名相对靠前。

▼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管理人本月取得正收益产品的业绩统计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1/8/1-2022/7/31

2022年7月管理规模为50~100亿元、20~50亿元和10~20亿元,单月收益排名前30的主观股多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平均收益分别为4.3%、7.5%和9.7%。7月单月净值涨幅较6月明显下降。管理规模偏小的管理人的业绩仍好于管理规模偏大的管理人。从2022年7月底统计数据来看,近1个月10亿~100亿元管理规模的管理人中,取得相对较好收益的有:理成资产、磐泽资产、鸿道投资、拾贝投资、弘尚资产、重阳投资、南土资产、恒邦兆丰、南方天辰、泾溪投资、中阅资本、申九资产、华舟资产、久盈资产、拿特资管、季胜投资等。

▼管理人(管理规模50-100亿元)本月取得正收益产品业绩回报统计(按照近1月回报,仅取前30名管理人)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1/8/1-2022/7/31

▼管理人(管理规模20-50亿元)本月取得正收益产品业绩回报统计(按照近1月回报,仅取前30名管理人)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1/8/1-2022/7/31

▼管理人(管理规模10-20亿元)本月取得正收益产品业绩回报统计(按照近1月回报,仅取前30名管理人)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1/8/1-2022/7/31

3.3. 重点跟踪股票型私募基金业绩表现

7月好买重点关注的多数股票多头私募基金表现一般。下表罗列了好买财富近期重点关注的41家股票多头私募基金管理人,2022年7月的单月收益情况。从统计结果来看,部分头部管理人的多数产品未能取得正收益。其中,申九资产、远信投资、自然拾贝投资、磐泽资产、巨杉资产、重阳投资和弘尚资产单月业绩表现相对较好。正圆投资、东方港湾等管理人表现靠后。


▼好买重点跟踪股票型私募基金月度业绩表现情况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范围:2022/7/1-2022/7/31

私募观点精选


申九资产

7月停贷风波对地产产业链的装修建材和家具用品、以及银行板块所受冲击较大,而抗疫常态化的预期使旅游景区和航空板块跌幅居前。7月的上涨主线并不突出,相关行业主要由部分个股带动上涨。

展望2022年8月,经济虽然在二季度筑底,但复苏步伐受到地产消费和投资萎靡的影响而趋缓。不过在基建发力和专项债支持等货币财政政策支持下,复苏仍是大方向。尽管持续受到外围事件带来的影响,如国际局势动荡、美国中期选举、海外衰退交易,但海外风险在A股市场已释放得较为充分,加之我国经济潜力巨大,经济修复趋势尚未结束,多重政策和流动性也会对市场形成支撑,市场在8月有望进一步企稳。我们将持续关注符合产业趋势、估值合理、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

拾贝投资

中国经济趋势性恢复中,疫情仍还有干扰,还需要继续观察,不过民众对于当下的病毒不再紧张,对于恢复消费特别是服务性消费有帮助。和2020年一样,经济复苏出现一些趋势以后,刺激政策的弱化也是预期内的,我们依然认为现在中国经济的复苏是慢而不是没有复苏。整体上我们对于中国地产的看法短期没有那么悲观,去年下半年以来地产在政策层面是受益于疫情的,按揭利率已经大幅下降,限购的条件也已经明显放宽,中长期的矛盾从人口结构到行业生意模式和结构的重构都存在,那是中长期的问题,我们可能很难从中获利,但是系统性风险现在仍可以排除;对于海外的通胀,类似垂直的供给曲线,遇到过度扩张的需求,最后需求的某种程度的修正似乎难以避免,只是现在看需求修正不会过于激烈这种情景仍有可能发生。香港市场的疲软和中概股的显著承压,和投资者结构以及资金的流动有很大关系,就企业经营层面而言,市场似乎太悲观了,不过情绪可能干扰很久,也是我们需要有所防备的。

对于A股的交易而言,现在的困难在于市场走势遥遥领先基本面,比如消费,实际我们认为没有那么悲观,但是很多股价已经和没有疫情发生过一样,或者一些行业最近才开始体现一些疫情的影响,但是股价已经大幅反弹;一些公认的景气行业,表现就更加极致了;现在确定的是制造业的优势明显,很多领域的创新已经不限于追赶,我们希望多从中寻找机会。

巨杉资产

组合的加权PB和ROIC值,分别从上月的3.37和14.89%,变化至本月的3.24和15.82%。我们本月继续增持成长类资产的权重,且力度有所加大,对ROIC的影响也偏大。由于组合净持仓权重的提升,组合内含价值/市值由上月的1.21提高到1.31,这一数值重新来到历史较高水准。期望我们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能够得到后续市场的验证。

重阳投资

我们认为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格局未变,下行风险可控,仍处于可以选股的阶段。市场仍有大量质地良好的个股反弹幅度较小。我们将积极布局当前估值合理、未来成长确定性较强的个股,根据基本面复苏的进程动态优化组合持仓。

我们偏好三类公司。一是未被市场充分关注的细分行业成长股,尤其是很多符合“专精特新”特征,收入和宏观经济波动弱相关但可能受益于原材料成本降低的高质量成长股(如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口替代)。二是估值回到合理区间的“核心资产”。三是现金流确定性较高,估值仍在历史低位的永续行业里的优质高息股。

弘尚资产张骏

从传统产业来讲,很难在短期内提供估值修复的动力。一方面,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还是会受到疫情的干扰,虽然说常态化核酸之后,对于我们来说生产不受影响,但是还有很多服务行业是受影响的,居民的收入、消费也是受影响的。站在今天这个位置,不是说现在指数高了,只是觉得短期来说,这个位置不能说是一个情绪的低点,或者说对应着后面马上要涨,当然也看不见有大跌的空间。从短期来看,这个位置是合适的。看中长期,这个位置是一个底部区域,是一个非常好的长期配置权益资产的位置。2018 年贸易战,2020年突然出现疫情,今年上海疫情有点超预期,每一次都到了 3000 点以下,反复给我们入场的机会。回过头来看,我们4月份看到的2800点的底部估值水平,跟2018年的2400多点是差不多的。现在也依然是一个底部区域,如果要去展望一轮牛市,差100、200 点,没什么大差别的。后面一两月、两三个月不知道,但是拉长到两三年的维度,很难再看到这个位置,这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毕竟一些因素没有完全消除。

从结构来看,虽然我们机械配得比较多,但是并没有都配在赛道方面,或者说锂电光伏方面的设备。有,但不是主要的配置。更多是从公司业绩的角度出发,配置了工程机械、高端装备制造业、光伏锂电的设备等。食品饮料基本保持一个配置,因为本身仓位比例也并不高,计算机稍微增加,主要增加了金融软件的配置,之前更多是在安防。汽车产业链有一些调整,汽车电子方面的进行了一些配置,当然比例不是很大。在低估值的一些行业有小幅的建仓,比如说银行地产,这个也就是相对的性价比,觉得往后看下行的空间非常有限,从收益、估值角度来看是可以获得收益的。没有特别明显地把某一个行业清仓,或者是大规模建仓某一个行业,更多是围绕着我们理解的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来进行操作。某种角度上来讲,就是翻石头,一方面要尽量保证持仓的安全性和盈利的潜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再去找新的公司,更好的公司,要么把它纳入到组合,或者替换掉原来的一些品种。

结论及投资建议


7月社融和信贷数据,无论总量还是结构,均再度有所恶化。疫情反复下,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叠加房地产信用风险仍未出清,居民加杠杆购房意愿下降,无法有效拉动信贷重回正轨。除房地产外,8月疫情和高温限电对于经济的冲击又有所加大。受持续且创记录的高温天气影响,8月居民用电量攀升,水电资源骤降。用电高负荷下,多地陆续启动有序用电。四川省光伏、电解铝、锂电等行业的多家上市公司都表示受到了限电停产的影响。

多方面来看,当下国内宏观经济复苏动能应当较为疲软,这将持续压制市场情绪。投资人应保持谨慎,适当布局一些有基本面支撑,且交易拥挤度不高的板块和个股。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文中观点不代表平台投资意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