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类固收“情有独钟”的背后,是机遇还是风险?|好买私募日报

固收产品向来是资产配置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年,国内高净值人群对每年低波动的类固收产品也是“情有独钟”。

尽管在资管新规落地后 ,破“刚兑”成为固收投资面临的一大趋势,融资环境收紧,信用风险暴露增多,但高净值客户对于类固收和信托等非标产品的钟爱始终不减。

本次特别篇不妨试图剖析这种“情有独钟”背后的逻辑,因为只有理解惯性产生的原因,才能逐步破除“路径依赖”。

01

高净值客户的财富规划需求越来越大

经过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人民币,私人财富得到了迅速积累。而国内私人财富的迅速积累离不开近10年中GDP的高增长、人口红利、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私人财富积累将进一步增加,高净值客户对于财富规划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投资动向来看,2018年中国建设银行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对私人银行客户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未来一年高净值客户40%偏好存款现金、36%客户希望增持银行理财、28%客户希望配置保险、24%客户希望增加类固收产品和16%客户希望增持信托。另外,小部分客户对货币基金、公募基金、直接股票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感兴趣。

即使2018年资本市场创下违约金额之最,高净值客户对于类固收和信托等产品的钟爱始终不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高净值客户未来希望配置类固收和信托产品合计比例高达50%。

02

低波动的诱惑

那么,高净值客户对于类固收产品的“情有独钟”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多数产品金融运作逻辑比较简单清晰,实际上是某项目或者某公司的借款,类似对银行借款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相比于其他高深复杂的金融产品更容易让客户接受。例如,某信托项目:某房地产公司进行项目开发,通过信托公司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募集获得的资金向项目公司放款,债务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项目公司以土地进行抵押,项目方母公司进行担保,整个过程简单清晰非常容易让客户理解和接受。同时过去多年高净值人群对这个业务模式也充分熟悉了。

其次,在展现的“显性”净值相比于其他产品更加明了,较小收益水平的波动,这也是让客户喜爱的原因之一。假如你有100元的资产,现在缩水至80元,那么你遭遇了20%的跌幅。但从80元涨回100元需要上涨多少个百分点呢?万一缩水了一半只剩50元,需要上涨多少才能恢复呢?答案是25%和100%。也就是说每一次的下跌都需要更大幅度的上涨才能弥补。从这道简单的数学题出发,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净值客户的投资组合中偏重类固收的投资 ,因为至少从心理层面上不会为净值波动引发过多的担心和情绪。

另外,从底层资产占比上来看,地产和城投是两大类别,两者都和投资者的生活息息相关,“看得见摸得着”。例如,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们可以发现所在城市一座座住宅楼拔地而起,城市道路交通越来越便利,而这都得益于房地产开发商和城投公司。

03

风向正在起变化

总体而言,虽然投资者对产品的偏好惯性很大,但随着中央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及不断加强的房地产调控,过去依靠地产企业融资、政府平台融资为项目来源的类固定非标准化产品正在逐渐减少,同时风险可能也在增加。

收益率方面,在实体经济下行和宽货币紧信用的当下,类固收产品也有违约出现,特别是规模较小的房地产企业和经济较差区域的城投公司,客户对安全资产的执着追求将进一步拉低其收益率。

从政策来看,资管新规落地之后,标准化产品是未来明确的发展方向,以量化对冲和FOF为投资策略的标准化产品依靠可控的回撤率和相对合理的波动风险,正在逐步成为趋势。

总体来看,类固收产品凭借简单的运作逻辑和较低波动的收益率获得了高净值客户的青睐,然而在宽货币紧信用的金融环境下、在中央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及不断加强的房地产调控的情况下,高净值客户适度调低这部分的资产配置比例也是有必要的。此外,高净值客户可适当调高以量化对冲和FOF为投资策略的标准化产品的配置比例,平滑收益率曲线分散风险,从长期上看,看得见的波动是优于看不见的风险的。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文中观点不代表平台投资意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