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疫情将会加速中国经济的分化过程,但我对资本市场还是很乐观的

好买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高增长,李迅雷认为,增长是有极限的,调整是必然的,也是健康的。当前来看,高层把金融改革、经济增长的动力放在了资本市场,而且在一个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动力加大,会带来结构性的机会。

全球经济处在下行风险中

中国的疫情基本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我们此前针对疫情做过乐观预测和中性预测,在我们的中性预测中累计确认人数8万多人,并且预计疫情在2月19日得到控制,目前的情况和我们的中性预测差不多。

很多人担心复工返城之后会引起新一轮爆发。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复工潮至今,并没有出现确诊病例的爆发。钟南山院士最新的表态是认为国内疫情有望在4月底结束。

不好的消息是,2020年全球经济在震荡当中,处在比较明显的下行趋势,而海外部分地区的疫情还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即便没有这样的疫情,全球经济仍然比较疲软。这个情况在2019年就已经比较明显,从年度经济增速来看,日本的GDP是0.7%,美国2.3%,欧洲在1.4%左右,印度从7%下降到5.3%。

我们认为在全球贸易摩擦和疫情难以控制的情况下,今年整个全球经济出现了衰退的迹象,而这个现象还会持续下去。疫情如果失控,会对全球本来偏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在这种环境下,全球化恐怕要告一段落了。

实际上,疫情的爆发已经对全球化产生了负面影响。最开始中国疫情的爆发影响了全球供应链,而全球疫情的爆发则阻断了全球产业链。各国央行纷纷降息也是和疫情带来的经济停摆密切相关。

不过即便没有疫情,整个全球资本回报率下降的趋势,也决定了降息必然会实施。基于此,我们认为2020年的降息趋势还会继续,以给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

全球经济出现疲软的一个原因在于收入的分化,而收入的分化会带来阶层的固化,阶层的固化会带来社会结构的恶化。未来,全球经济会处于一个低增长、高震荡的环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会下降,避险的需求会上升。

疫情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分化过程

全球经济处在衰退的边缘,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速有不可避免会下降,但中国还会是全球经济的领头羊。

中国经济今年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回落。如果说,我们在疫情发生之前对2020年中国的GDP增速目标为6%,现在恐怕要降到5.5%。尽管一季度的数据会不太乐观,但预计二、三季度会有比较强劲的反弹。全年来讲,如果疫情控制的比较彻底,经济的回升还是可以期待的。

预计一月份CPI到5.4是一个峰值,2月份之后会逐步回落,PPI还会在0附近。现在为什么主要经济体都在降息,因为大家都面临一个通缩的压力。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的疫情得到彻底的控制,也会面临通缩的压力,但如果疫情失控,那就不是面临通胀,而是滞胀的压力了。

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高增长,肯定需要经历一个调整,这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去看历史上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增速切换,一般都是减半增长的。所以,我们不用把GDP看得太重,它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肯定会有所调整回归均值。中国经济实际上是在经济放缓的过程中,会出现分化。如果我们花太多经历去稳增长的话,就会带来债务压力、贸易冲突等问题,反过来又会掣肘经济的增长。

资源的配置,要素的配置事有一个极限的。所以,增长是有极限的,调整是必然的,也是健康的。

所以我们不要期望,再来一次基建、房地产来刺激经济、拉动经济,它的边际效应是越来越弱的,不要把刺激的作用过于高估。

提到分化,我们的分化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人口的分化,2/3的城市净流出,1/3净流入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

分化还包括居民收入的分化,高收入和中高收入阶层在分化,体现在豪华车、奢侈品的销量增长;低收入群体在扶贫政策下有所提高。但真正拉动消费的是中低收入阶层,疫情也给这个群体带来很多压力。目前真正返城的农民工数量不足40%,这个情况要比次贷危机的时候严重得多。这些分化都有加剧的趋势,需要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调整,通过我们的改革使得这个分化得到一定的修复,这也能够促进我们的消费。

分化也有好的一面,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分化上,疫情也加速了新旧经济动能和头部企业、非头部企业的分化。从投资的意义来讲,就要配置头部的企业,而不是非头部炒题材炒概念的公司。

政策应对及走向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则就需要我们一些政策来应对。

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还是投资,而投资里面主要是三大块投资: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可以通过政策来刺激。但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炒作,各种谣传和不确切的东西比较多,我们需要理性看待,最终主要还是要看政府实际的推动。

在具体的政策上,我们现在不要听到风就是雨,但我们要相信一点,这一次经济要稳定肯定还是要靠投资,包括房地产的投资。当然政策不会那么鲁莽,它首先有个前提是房住不炒,不要再出现暴涨,也不要暴跌。

总体来讲,现在市场上有很多非官方的消息,大家如果依靠着去投资会带来一定的困扰。我们主要是靠政府的发力。我们政府的资源,有土地、有自然资源、有国有企业、有行政性资产,这些资源加起来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办法睥睨的。

接下来会做的事情,我觉得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居民部门之间关系的调整。政策肯定是围绕这几个方面来讲的,国有企业给民营企业让利,中央政府给地方政府让利,银行给实体企业让利,富人给穷人让利等等。

比如,疫情之下,就业问题会比较大,要对失业群体进行一定的补贴,发放消费券等等。同时,如果要实行比较大规模的补贴、投资,就需要比较大的财政支出。我估计2020年的财政政策估计会有一个大的放松。我国历来的财政赤字率一般在GDP3%以下,2019年是2.8%,我的估算2020年会突破到3.5%。

提高财政赤字率到3.5%会有风险吗?我们要知道财政赤字率的分母是GDP,如果我们来看资产,国有资产的占比比较大,不拥有太大的担心,财政政策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货币政策上,1月至今央行投放了3万亿左右的流动性,这样的投放也是历史上没有的。此外,通过下调LPR、MLF等措施,使得我们现在的市场化利率在往下走。发达国家经济体的降息过程也给我们留下了更大的降息空间。整体上来讲,是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下,对资本市场是有利的。

而资本市场也在推进注册制改革、推动新经济的发展,我觉得这些举措还会继续下去。我觉得我们政策的转向,也从过去注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转化到现在强调技术转型升级,我们也要抓住疫情下中国经济转型的机会。

对于2020年来讲,我对资本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一方面是降准降息的大背景,这个环境让我想到了2015年的上半年。另一方面,和2015年那个时候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对金融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今年也是上交所深交所成立30周年,中国资本市场也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的资本市场,也希望资本市场进一步规范、稳健的发展。同时,今年还是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浦东新区设立30周年。深圳特区的特色是科技创新、创业;浦东开放的目标是要成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航运中心,现在还多了一个科创中心,所以上海和深圳的机会今年应该也是比较多的。

总体来讲,高层把金融改革、经济增长的动力放在了资本市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以资本市场的改革为纽带,来推动我们国有企业的改革、营商环境的改善、政府职能的转换,在一个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动力加大,会带来结构性的机会。

我也希望,疫情过去之后,我们经济更稳健,资本市场的机会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中泰证券,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