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掘金大热的科创板?看完这一篇投资就有底了

好买说:今年以来有关科创板的一切,均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4月26日,首只科创主题基金“易方达科创基金”发售后一炮而红,不到半个小时就达到10亿募集额度上限。紧接着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科创板基金提前结束募集。那么科创板有哪些不一样,优点在哪?中长期个人投资者又应如何把握科创板的淘金机会?

如今的资本市场,就如同一张拉满的弓,瞄准科创板,只等万箭齐发的一刻。

4月26日,首只科创主题基金——“易方达科创基金”发售后一炮而红,不到半个小时就达到10亿募集额度上限。4月29日,又有六只科创主题基金开始发售。一天后,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科创板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据份额发售公告显示,7只产品的首募上限规模合计为70亿元人民币,而实际募集的总规模超过1200亿元,全部以大比例超售。其中汇添富科创基金以首募配售比3.599281%刷新纪录,成为公募基金历史上配售比例最低的基金。

为何如此火爆?

在证券投资的世界里,有种信仰叫做 “Tenbagger”。这是由投资大师彼得·林奇首创的“10年10倍股”的术语,其假定估值不变、股价涨幅与盈利表现基本一致,当业绩年均复合增长超过25%时,10年间该公司股价涨幅约为10倍。

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一批产业异军突起,而主导产业的爆发往往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如今,以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行业正在崛起过程中,这些领域极有可能会催生新一批Tenbagger。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何今年以来有关科创板的一切,均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

个人投资者如何把握科创板的淘金机会?了解科创板打新,以及建立理性的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中长期投资策略尤为重要。

01

科创板为什么这么火?

从2018年11月15日正式宣布设立科创板至今,已有187天。有人准备第一批吃螃蟹,也有人想再等等,让子弹再飞一会。科创板会不会成为我们自己的纳斯达克?对科创板的不同态度,归根结底是对资本市场改革是否有信心。

资本市场在近15年时间经历了: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的积极尝试,从创业板、新三板的改革来看科创板,悲观者会倾向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换个角度想,也或许是吃一堑、长一智,这枚发射于2018年冬天里的信号弹,让已经逐渐进入蛰伏冬眠状态的资本市场又兴奋起来。

  科创板都有哪些不一样?

1998-2000年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互联网浪潮。新浪、网易、搜狐、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中国最重要的互联网公司几乎全部诞生于这几年间,但除了腾讯在港股上市外,其他几乎都选择赴美上市。

为何不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早期的主要资金来源都与境外VC、PE投资机构有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互联网巨头,都是合资企业。而我国法律对境外资金投资电信相关企业(含互联网在内)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合资企业基本上不可能获批,因此纳斯达克成为了中概股们蜂拥上市的福地。

此外,我国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对上市企业设置了较为严格的盈利门槛:主板和中小板要求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创业板要求发行人最近2年连续盈利,最近2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

这对缺乏重资产、又长期靠“烧钱”提升技术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于“银行不愿投、资本不敢投”,在科创板以及更早的创业板推出之前,高科技产业除了靠申请国家经费支撑漫长的产研之路外,其他融资渠道寥寥无几。

严格的限制将许多新兴的科技创新类企业都拒之门外。而科创板通过发审制度、上市条件、定价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有望解决科技创新类企业在国内融资难、融资贵、上市难的问题。

科创板的第一个重大创新点是“注册制”

我国自2001年以来一直实行核准制,核准制下证监会会审核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IPO过会率低、排队时间长,导致了IPO堰塞湖现象。

而注册制更多在于合规性审查。审核权由证监会下移到上交所,上交所负责核准,证监会负责注册,审核时间由1年缩短为6个月,并且证监会的关注点在于合规性审查,不再对上市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核,这就大大降低了优质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

然而降低门槛并不代表放弃了对申报企业的质量管控。科创板也配套了更为严格的退市、重组制度,可通过宽进宽退来确保市场的优胜劣汰和良性循环,有利于改变A股只进不退和炒新炒壳的怪象。

科创板的第二个重大突破点是上市条件

科创板科创板与现行的A股市场相比,上市条件放宽:

(1) 不设盈利门槛,允许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

很多人关心一个问题,过去一直强调利润,为什么现在允许亏损公司上市?举个例子,就像亚马逊亏了很多年,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伟大的企业。

对于企业运营而言,现金流才是企业的生命。相比于现金流,利润反倒是次要的指标,对于初创企业更是如此。

(2) 允许不同股权架构,即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

过去中国公司强调同股同权,但这么多年因为VC、PE一级市场的发展,很多创业公司融了A轮、B轮、C轮、D轮甚至E+轮。融完之后很多创始人的股份很低,但是创业阶段需要有强有力的领导者去推动这家公司的发展,所以创始人如何维护控制权便成为问题。

因此做同股不同权的安排,是要在小股东的利益保护和大股东的控制权之间做好平衡。目前科创板采用了类似香港的方法,承认同股不同权,但同时也进行了一些限制,防止大股东滥用权利倾轧小股东利益。

(3)允许红筹和VIE架构企业上市

VIE架构最早始于新浪。企业为了实现海外上市搭建了VIE架构,即通过控制协议将境内运营实体的利益转移至境外上市实体,实现“国内挣钱,国外分红”。BAT在海外上市全部是红筹结构。

过去中概股在回归A股市场时首先需要拆除VIE架构,科创板允许红筹和VIE架构企业上市,便利了中概股的回归,旨在鼓励在海外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回归A股,在2018年3月推出的CDR便为境外优质企业回归提供了便利。

科创板的第三个重大突破点是定价机制

取消直接定价,进行市场化询价是科创板企业IPO的核心规则。

科创板允许非盈利企业上市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向券商、信托、基金公司等7类机构投资者询价,打破了原有IPO定价机制下的23倍市盈率规则,降低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定价效率。

科创板的第四个重大突破点是交易机制

海外市场是不设涨跌幅的,大家常说港股美股是个“薄情”的市场,能一天把你亏死,也能一天让你飞上天。让股价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不设置涨跌幅限制是更好的制度安排。

科创板日涨跌幅限制适当放宽至20%,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这将意味着科创板不会再有新股上市首日涨停一说,更不会有新股上市连续多日涨跌板的现象出现,相反可能会造成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现象,有助发挥市场价值发现功能,有效抑制盲目打新、疯狂炒新的赌博行为,提高市场流动性。

与此同时,科创板股票将会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融券交易机制优化,平衡多空双方实力,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这几大突破,加之科创板的融资与创富效应,有望将好公司留在国内上市,让国内投资者及投资机构有机会享受到中国优秀科技企业的发展红利。

  科创板或会出伟大的企业

187天、110家企业,科创板推进速度之快,远超预期。

截止至2019年5月20日,上交所官网显示,科创板受理企业数量已达110家,合计拟融资额近1080亿元。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110家企业所属行业共有19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医药制造业四个行业企业居多。110家企业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值为11.4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小于10%的有62家,处于10%-20%之间的企业有32家,处于20%-30%之间的企业有10家,超过30%的企业有6家,科创属性比较突出。

科创板的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科创板的重点行业,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再造推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而这类企业虽然前期盈利较难,有较长的蛰伏期,但一旦技术优势积累到一定临界点,高成长性就会凸显。如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的科技股代表“FAANG”(Facebook、苹果、亚马逊、Netflix、Alphabet)市值增长迅速,目前约占据纳斯达克总市值的25%。

很多人认为,格雷厄姆的“烟蒂型”投资就是买低价股,只要价格低,就可以买入。但是当巴菲特遇到芒格之后,对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的理解做了修正:用合理价格购买优秀公司,不贪便宜货。高成长企业能够以更高的价值和更高的市盈率买入,追逐价值增长快的股票,投资科创板也是这个思路。

  科创板,会是中国版的纳斯达克吗?

创业板从提出到落地,历时整整十年;与此相比,科创板从首次提出,到“2+6”制度落地只用了117天。

注册制、允许同股不同权、市场化定价机制、允许红筹股通过发行CDR在科创板上市……作为一块巨大的试验田,科创板几乎囊括了所有中国资本市场想尝试、想解决的问题,如能够实施成功,这必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这不仅有利于弥补快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无法对接资本市场发展的空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助推科技产业发展,未来还能够将在科创板增量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A股主板等存量市场,吸引更多的新兴高科技行业选择登陆A股市场。

02

不能错过的科创板淘金机会 

对于如此火爆的投资概念,想必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跃跃欲试。那么个人投资者如何分享科创板红利,在资本市场改革的历史性机遇中抓住财富增值的机会呢?

  直接投资科创板:1000万以下或是个“彩票”游戏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想要参与网上打新,直接投资于科创板门槛还是挺高的,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最近20个交易日股票账户资产不低于50万元(股票市值或现金都可以);

开户满2年以上。

据上交所统计年鉴显示,截止2018年底,在个人投资者构成数据中,2018年股市上满足日均资产高于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占比不足15%,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都与直接投资科创板无缘

而对于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来说,1000万以下或是个“彩票”游戏。

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沪市市值达到10000元以上可参与网上申购。而在新股发行中,网上发行配售的比例占20-30%,是低于现有A股市场的。网上申购新股就像是“买彩票“,结果只有两种:中或者不中。根据以往统计数据的结果来看,近3年A股网上平均中签率在0.05%左右。(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WIND;统计年份:2016-2018)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科创板的网上申购新股的中签率依旧维持在0.05%,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需要持有多少市值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在网上中到股票呢?根据实施办法中规定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需要至少持有1000万才能保证自己能中一个申购单位。实际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2018”可以看到沪市持有1000万元市值以上的账户占比只有2%左右。

可见,真正能够中签的投资者占少数。

此外,科创板制度在从原有的主板和创业板制度的基础上向纳斯达克这样成熟的海外市场靠拢,当日涨跌幅限制达到了20%,并且上市前五日涨跌不受限,导致科创板将会有比主板及创业板更大的波动性。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如果参与直接投资,将承担更大的风险。

所以设置投资门槛,并不是为了把投资人拦在科创板大门之外,实际上是对风险承受能力不强的投资人的保护。对于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的中小投资者来说,绕道公募/私募基金参与科创板投资其实是更好的方式。

  借道基金产品参与

科创板新股网下配售的对象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投资者”。虽然相较于A股网下配售的对象剔除了个人投资者,但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这些机构发行的基金间接参与。

公募

上交所明确提出,现有可投资A股的公募基金均可投资科创板股票。投资科创板股票的公募基金必须“符合基金合同”、“保持基金投资风格的一致性”。所以,只要投资者当前持有的公募产品可以投资科技成长股,那么基金经理能自主选择将来是否参与科创板的相应机会。

同时,也有众多主投科创板的主题基金供投资者选择。

此类公募基金主要有两种:

(1)可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的封闭式基金或定期开放基金。此类基金可参与科创板股票发行的战略配售,但一般封闭2-3年,适合长期投资者。

(2)普通开放式基金。此类基金无法参与战略配售,但可以打新,投资者能随时申购与赎回,灵活度更高。首批募集的7只科创板基金,拟募集金额在70亿左右,然而募资规模超1000亿,所以均采用末日比例配售,可见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热情。

私募

与公募基金类似,作为A股市场主要机构投资者,私募基金也可投资科创板股票。除去优先配售给公募等机构的比例外,剩余的均分配给私募。

但对于A股市场中的大部分私募基金来说,可能都无缘科创板打新。根据相关规定,管理总规模连续两个季度10亿元以上,且管理的产品中至少有一只存续期2年以上的产品,申请注册的产品规模应为6000万元以上。

而据中国基金报统计,市场上96%以上的证券类私募均没资格参与,只剩下300家有资格。不过这也意味着将带来更高的中签率。

此外,从规模上看,私募基金的规模远小于公募基金及战略配售基金等,能够以最经济的规模参与新股申购(参照现有A股的情况,申购沪市新股需配有沪市底仓6000万及以上),带来更高的整体收益。

从这两个角度来说,通过私募产品打新可能是科创板打新效果最佳的方式。

目前私募对于科创板的态度较为谨慎,正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相关基金并不多。多数私募有意向在现有产品中加入科创板打新策略或是在科创板开闸后用现有产品捕捉其中的机会。

 

03

选出“看得懂成长股,投得好成长股”

的基金管理人

投资科创板股票的实质还是投资于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快速的行业变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前景的不确定性非常大。

失败的退市者大概率会有,当然十倍百倍增长潜力的大黑马也可能出现。

所以科创板投资更加类似一级市场私募股权投资,需要针对未盈利企业的有效估值体系、需要非常深刻的行业发展认知、需要把握胜率优势的分散投资方法。而这三方面条件,个人投资者显然是不具备的。

把握科创板长期投资机会,归根到底还是要选出“看得懂成长股,投得好成长股”的基金管理人

更低的上市门槛和更高的投资起点,科创板与当前A股市场将存在一定区别。机构投资者占主流的环境下,概念炒作、风格轮动可能不会特别明显,当前A股市场的定价模式在科创板不一定有效。

所以二级市场优异的成长股投资业绩也不一定能保证基金管理人在科创板就如鱼得水,关键还是看管理人有没有以下特质:

1、丰富的产业经验,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能前瞻性的评估不同的商业模式。

2、把股票投资当实业投资在做,赚个股超额收益(α)的钱,不赚市场趋势(β)的钱。

3、有成长股投资经验,了解成长股的估值模式,有挖掘成长股的成功案例。

版权声明: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