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僵尸基金

好买说:今年证券类私募产品的清盘数据看起来不算糟糕,然而那些俯冲下来的私募净值绝大多数都没能实现逆袭。在市场的风云变幻中,越来越多的私募开始实施严格的仓位管理以及设置较长的封闭期来减少损失。

好买说

市场上扬挤排行,市场下挫清盘忙。然而今年情况却有所不同。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在万得全A下跌了23.71%的情况下,仅有2150只证券类私募清盘,预计到年底,清盘数量也不会超过2015年的一半。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区间:20030101~20181106

证券类私募产品总数在持续增加而市场环境也确实不理想,为什么清盘数据看起来反而没有那么糟糕?

股票型私募是证券类私募的绝对主力,我们从股票市场的分析来看,原因有以下几点:

(1)2月初市场的闪崩叠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部分私募陆续降低了股票仓位及时止血,从而在市场后续震荡下跌过程中不致受伤过重,净值回撤幅度要远小于市场下跌的幅度。

(2)相比2015年私募数量的大爆发,2018年发行的私募数量要少很多,相对已经累积了安全垫的老产品来说,新产品显然面临更大的清盘压力。

(3)2015年股价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场内流动性迅速枯竭,这与2018年市场震荡下行的走势在时间和形态上都有所差异。在今年这种缓慢下跌的行情下,即使私募净值逼近清盘线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降低仓位。

(4)当初清盘线设置是以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之名,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私募基金经理,真正难熬的其实并不是产品清盘,而是在清盘线掣肘的情况下,私募基金经理的操作会变形,投资上畏手畏脚,甚至踏错节奏,最终反而影响了投资者的利益。2015年后,私募发行产品时多会选择取消清盘线。

摆脱清盘噩梦

基金上演僵而不死?

然而,摆脱了清盘线的枷锁,那些俯冲下来的私募净值绝大多数没能实现逆袭。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做了个统计,在2017年之前累计净值跌到过0.7以下(净值单位为100的,在70以下)的1518只私募中,最新净值成功站到水上(也就是净值在1元以上)的只有267只,仅占17%。截止目前,已经有1377只基金选择主动清盘或因为客户全部赎回而被动清盘,占比超过90%,而在剩下的141只目前还存活的私募中,有超过一半的私募净值徘徊在水面以下。可以说,净值跌破0.7后想要彻底翻盘是有难度的。

可能的原因在于:

(1) 产品发行时点正好遭遇了市场极端下跌的状态,净值从0.7涨到1需要涨42.8%,而牛短熊长的A股市场特征本身就意味着恢复的时间通常较为漫长。

(2) 排除了市场极端情况,产品净值走低意味着投资策略本身出了问题,继续坚持只会越错越深;

(3) 水面下意味着初始认购的客户也没能赚到钱。对于有责任心的基金经理来说,相比净值在水上的回撤,

净值低于1会给他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基金经理心理素质差,那么他的操作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形成较为严重的风险厌恶,即便市场好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幅度,净值长期趴着没有显著起色。另外一种是出于尽快恢复净值的考虑,采取较为激进的策略。一招不甚满盘皆输,反而造成净值坠入深渊。

(4) 净值长期“潜水”,本来指望回本的投资者耐心很容易耗光,多会选择割肉赎回。而大量赎回的变现过程又会对基金收益造成侵蚀甚至形成损失。

(5)净值非常低的情况下,即使有一些收益,也很难有新投资者认购或老投资者追加,所以无法计提业绩报酬。这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十分有限,不乏不负责任的管理人对净值采取放任的态度。

某私募的业绩走势

注:红线为沪深300,蓝线为某私募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时间:2016/5/3~2018/8/31

何人有回天之术?

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私募老面孔,如:景林丰收浦慧系列1号、林园1期、淡水泉2008、深国投·万利富达、翼虎成长1期、明达4期、瑞天私募精选2期等等,它们最终成功翻盘。为什么它们可以扭转不利局面?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条:

靠谱比聪明更重要

公司经营、市场风格、政策变迁、投资者结构都在发生变化,没有持续的学习能力长期根本无法在市场立足。聪明很重要,但是资产管理说到底仍是代客理财,投资者和管理人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可能会发生。说话不算数、言行不一的私募大有人在。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管理人做出了不同的举动:2015年市场大跌,淡水泉呼吁投资者申购的同时也自掏腰包追加;有些私募在创立之初就会选择大比例跟投;还有一些私募在产品清盘的情况下选择增加资金来保住产品……这些利益捆绑行动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这些是保护投资者的形式,基金经理人品正直靠谱是第一位的,就算一时不能提业绩报酬,也会兢兢业业地做下去给投资者一个交代。

久经沙场,历尽风云变幻

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策略都是纸上谈兵。历史虽然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相信亲身经历带来的经验教训要比道听途说凭空演绎来得更有价值。见过大风大浪后,基金经理在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时更加从容。一些净值从来没有跌到过0.7的私募,基金经理自然功不可没,不过也可能存在其它一些因素,例如不同的基金投资策略导致不同的净值波动特征,另外也可能是产品刚好在一个比较好的时点发行,属于幸存者偏差。所以,多参考基金在过往压力环境下的表现不容忽视。

团队不离不弃,众志成城

最了解孩子的莫过于父母,最了解一个公司情况的莫过于自己的内部员工。良禽择木而栖,跳槽发生在个人市场价值与公司能赋予的价值高低判断上,个别人员流动非常正常,但是如果是内部员工陆续离职用脚投票那就是看衰公司的信号了,尤其是那些长期为公司效力的员工也选择离开时要足够警惕。

规模是基金发展的后盾

没有规模,也就意味着没有多少投资者,就没有什么知名度。没有知名度就缺少了社会约束,他们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因为没有多少人见过他们的羽毛。一个产品做砸了,过段时间换个马甲又重出江湖的例子太多了。有一只私募叫“我不认识熊”,产品濒临清盘,该公司工作人员透露说“该产品只是来练手的。”

投资策略尚且有效

有的产品净值下跌,是因为投资策略失效了,坚持走下去只会越陷越深,不如早早了断。那些频繁交易的私募净值持续走低需要格外谨慎。而一个做长期价值投资的私募在一个高点发的产品也很有可能把净值做到0.7甚至更低,此时需要关注基金经理个股研究的能力。对策略失效的判断本身要慎重,可向专业人员咨询。

整体来说,能做到以上几点的私募还是可以坚守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私募,在产品成立之初就开始做安全垫了,因为谁也不知道黑天鹅何时降临,严格的仓位管理在下行风险控制上作用显著,从而避免了需要承受压力可能导致操作扭曲的情况出现。而一些持股比较集中,仓位向来较重的靠精选个股来获取收益的私募们,产品净值波动天然会比较厉害,这样的私募多设置了较长的封闭期。对管理人来说,封闭期的设置降低了因净值下跌而带来投资者赎回的压力,对投资者来说,则避免了在底部赎回造成永久损失。

版权声明: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